|第二節|
後宮太后冷棒喝
儒生們準備在朝廷打幹一艙時,突然迎來來自後宮的當頭一棒。衞綰、王臧等人正在張羅着設立明堂的事,竇太皇太后卻開始阻止起來。本來,竇太皇太后就是黃老學術的堅定支持者,看到漢武帝大量任用儒生為朝臣,她心裏自然不是滋味。無論哪方面她都可以容忍,但就是在學術思想上,她絕對不能讓漢武帝一步,因為這是影響治國根基的大事。同時,大漢朝廷堅持黃老學說已七十多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這次,她決定對儒生動手,漢武帝當然有些招架不住。
在宮中,竇太皇太后是公認的權威,他入住皇宮已有四十一年,經過了三代皇帝,是黃老學說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當時朝廷內外黃老學說的總代表。現在儒學開始抬頭,公然排擠黃老學說追隨者,竇太皇太后當然看不順眼。面對漸漸衰落下去的習黃老之風,竇太皇太后有些坐不住了。
在宮裡,常常有人對她說:「儒生們現在趾高氣昂,根本不那別的學派放在眼裡。」竇太皇太后很生氣,甚至咬牙切齒地道:「這些儒者,簡直是欺人太甚。」的確,在過去七十多年裡,黃老學說風行,尤其帶「文景之治」時期,朝廷上下都以黃老思想為統治工具。一些「文景時代」的老臣不禁黯然神傷,於是一批一批地來到他們的總代表竇太皇太后那裡
,請她復興黃老學說的地位。竇太皇太后看不起儒學,現在漢武帝又重用儒家學者,這當然讓他心裏不是滋味。現在,一些中興來臣,和竇家裡里外外的親屬都到她面前凄凄慘慘地敘述着自己的遭遇,竇太皇太后心有所動,決定對儒生們進行致命擊。
當時,儒生有漢武帝撐腰,幾乎沒有人能撼動他們的地位。但今天,竇太皇太后決定出面,事情就變得十分微妙了。竇氏做了文帝的皇后長達二十三年,做景帝的太后十六年,所武帝的太皇太后兩年,她的力量大到極點,甚至可以干預朝政。漢武帝剛剛登基時,她還常常對少年皇帝的生活進行干涉,甚至是皇帝的政見,她也要考核一番。還在當文帝的皇后時,她就下令宮中皇子和王子們學習黃老經書。梁王劉武在竇太皇太后的影響下,從小就接受黃老思想教育,與竇太皇太后保持一致。否則,他是不可能得到竇氏的喜愛的。竇家幾乎所有人都習黃老思想,只有竇嬰除外。當時,他極力反對劉武登太子之位。目的就是想將黃老之學的勢力打下去,讓儒學成為統治天下的唯一思想。因此,竇嬰常常與竇太皇太后唱反調。
在做太后時,竇氏就感到不安,於是將研究《詩經》的專家轅固生請入宮中,準備從他下手。一進宮殿,竇太后就見轅固生一副高傲的表情,這讓她很不開心。於
是她問:「先生對儒學有何見地?」轅固生道:「儒學乃經世緯地之學,是最高之學。」竇太后又些生氣了,又問:「你如何看待黃老之學?」轅固生傲慢地道:「老子的書寫的儘是些奴婢的話。」竇太后冷笑一聲道:「你是從哪裡得到這刑徒們看的儒家的書的?」竇太后本是個馴良溫柔的女人,從不輕易動怒。這次轅固生這般自傲,她不得不發火。
在竇太后印象中,儒生都是文多質少,追求表面美感的虛偽者,真正能做事實者極少。為了懲罰轅固生,並給所有儒生一個教訓,竇太后決定讓他在御苑的獸圈內打野豬,看他能有什麼真操實練的本事。
當時的景帝知道,轅固生除了能寫文章作詩賦之外,不能做任何事情,手無縛雞之力,讓他去捉野獸,其實是在要他的命。但竇太后又在氣頭上,景帝不敢直勸。只能在宮中來回地踱步,很長時間,他依然沒想到好方法,於是讓侍從挑選了一把最鋒利的刀,交給轅固生,要他好自為之。轅固生這才明白,是竇太后在想法治他,連皇帝都無計可施,於是他便顫巍巍地拿着御刀,一個人慢慢地走進了御苑。剛剛踏上一片樹林,就見一隻野豬盯着自己,然後瘋狂地向他奔來,要將他攆出自己的領地。轅固生拔腿就跑,眼看野豬就追上了,轅固生大叫起來,下意識地用刀往後一捅,沒
想到,刀實實地插在野豬心臟上,緊接着就倒地而亡。竇太后見轅固生毫髮未損地回來,也就沒在追究。轅固生死裡逃生,從此以後,他再不敢在別人面前鄙視黃老之學的。
竇太后一直認為儒生不能辦實事,他們只能舞文弄墨,不講究實用。所以她對儒家經典思想一律排斥。而且,認為都是些空洞的理論。在景帝時期,儒家思想已有所抬頭,但在竇太后的阻撓下,發展得很艱難。當時,景帝任命衞綰為皇太子劉徹的老師。眾所周知,衞綰儒家信徒。因此,竇太后很不滿意,但考慮到這是景帝與眾臣商量的結果,所以沒有從中作梗。
漢武帝劉徹登位之後,衞綰被任命為丞相,這讓已是太皇太后的竇氏非常不滿。為了阻止儒生勢力的膨脹,她決定拿「獨尊儒術」的實際執行者衞兵綰開刀。
經過長期的醞釀,竇太皇太后以年紀過大為由,罷免衞綰的丞相之職,那年正好是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因為是竇太皇太后直接那面的丞相,所有後來正史的《武帝紀》中都沒有記載這件事,只在《衞綰傳》中這樣記述:「因為景帝生病時,衞綰在代行處理的一批刑事案件中,沒有秉公執法,濫殺了一批官吏。所以免丞相職。」很明顯,這是竇太皇太后尋找剷除衞綰的借口。此時,儒家學派已巡視了一名急先鋒,使儒學自董仲舒上
書《天人三策》以來遭受的第一次沉重打擊。但這並沒有阻止入學膨脹的腳步。小皇帝劉徹已徹底被儒家思想控制。衞綰失相位之後,又一批新儒家官員補充上來,他們分別是竇嬰、田蚡、趙綰、望臧等人,他們牢牢地控制着相權、兵權和監察大權。
趙綰和王臧全身心地投入明堂建設工作,漢武帝也被他們的如簧之舌說得激動異常。他下令,長安城南面的明堂一旦建設完畢,就由儒學家以及支持者主持諸侯朝拜的儀式,並請他們撰寫巡狩、封鐔、改曆數和易服裝等方面的新政事宜。又用駟馬安車將儒學泰斗申公請到長安,做為明堂建設及諸侯朝拜禮儀的總顧問。
儒生門的計劃推行起來後,很快就受到黃老學派官員的打擊。在朝廷,黃老學派還是有極大影響力的,所以處處牽制儒生的活動。忙了好一陣,卻沒有實現在皇帝在明堂內接受諸侯朝拜的願望。儒生們決定對黃老學者進行政治上的攻擊。當時,竇嬰是竇太皇太后的內侄,但他生性叛逆,不喜黃老學說,處處與竇氏貴族進行鬥爭,竇太皇太后恨之入骨。竇嬰在不顧親族情面的情況下,秘密與田蚡、趙菀、王臧等人謀劃,向武帝上書了兩條新政政策,打擊竇氏諸貴和諸侯。它們分別是:第一,檢舉和鄙地行為不軌的皇親國戚;二是使留駐京城的王侯全部回封地去。這
樣一來,既可以削弱京城的黃老勢力,又可以打擊諸颼。
在當時,竇太皇太后主持後宮四十一年,德高望重。竇家子孫因此受益多多。他們依權仗勢,在國內做了不少壞事,因此竇家族人受檢舉的特別多。當時,一些地方人物長駐在京城,他們大部分是娶了皇族的公主才承望王侯的,自己的夫人即是公主,她過不習封地上積貧的生活,所以王侯門都駐在京城。現在突然下令,讓他們全部回家鄉。貴族門當然不能接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們一齊來到竇太皇太后面前訴苦告狀。竇太皇太后見家人受到屈辱,就將漢武帝召入宮中,要求他不要相信儒生,否則將覆水難收。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十九世紀女裁縫》《我能繼承角色天賦》《亮劍:我有一間小賣部》《泰昌大明》《高武紀元》《制霸超級碗》《穿書後成了狼孩》【復活小說網】《守陵娘子山食紀》【全本久久】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天地奇王--漢武大帝》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