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風流去》最新章節。
一
桓帝為梁冀傀儡十三年之久,終於借五位宦官之力,剪除了盤根錯節的梁氏外戚集團。這五位宦官是單超、具瑗、徐璜、左悺和唐衡。為了感謝他們,並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在誅滅梁冀之後,桓帝一日之間把他們全部封為侯,世稱「五侯」。同時又封了另外八個小黃門為鄉侯,其中有趙忠和侯覽這兩個將來惡名昭彰的人物。
好像不能一味責怪桓帝。他當時能利用的人只能是這幾個與梁氏不和的宦官。梁冀已經把朝廷內外都安排成了自己的人,朝廷已成了梁家店。從誅梁冀後免除梁冀黨羽來看,一時被免官者達三百多人,朝廷為空。這種情形可以說明桓帝利用宦官是出於無奈,也是他唯一可能的選擇。並且這五個人不管後來怎樣,甚至不管此前他們的行跡如何,至少這一件事他們做得好,做得大快人心,「百姓莫不稱慶」—《後漢書》及《資治通鑒》中都是這樣說的。
至於該不該把他們封侯,這實在是我們的封建政治文化自身沒法說清的事情。我們的文化常常是自打嘴巴的—專制文化由於其反邏輯性,總不免前支後絀,自打嘴巴—雖然各朝各代都有一些諸如「宦官不得干政」之類的「家法」,但既然要君主集權,桓帝當然有權這樣做—這是政治原則與君主權力的自然而合理的延伸。「家法」之類僅屬於一些特殊人物的特殊指令,且往往是臨時性的,有針對性的,並不具備原則性的權威。臨時性的特殊性的「家法」,相對於政治原則,是從屬性的。從屬性的「家法」一旦與總原則相違背,是必須服從原則的。所以,歷代都有破壞「家法」而重用宦官的例子。而一旦皇帝願意破壞「家法」,別人幾乎無法加以制止,因為他有更高的政治原則支持着他—他是皇帝,皇帝是集一切大權的,當然也包括封賞的權利,不論封賞何人,甚至也不論以何種形式封賞。桓帝就是這麼乾的。雖然遭到非議,激起了一些反抗之聲,但反對的人根本沒有理論根據與制度權威來迫使桓帝改變成命。實際上,他也不是第一個這麼乾的。順帝也在靠孫程、王康等十九位宦官發動宮廷政變而位登至尊后,封了十九個宦官為侯,是謂「十九侯」。前面既已有「十九侯」,桓帝現在弄出個「五侯」,也不算太過分。
問題在於,自此以後,「權歸宦官,朝廷日亂」。我們的傳統政治是以道德為理論根據的。但恰恰是這種道德政治,往往最無秩序,從而使越無道德感的人,無道德約束與文化約束的人,在其中越能得心應手。所以道德政治常常就是流氓政治。前文我們談梁冀時已經看到,梁冀不遵循任何道德規範,他沒有任何道德信念與政治信念,他執政也沒有任何政治目標、經濟目標與道德目標,他只遵循自己的慾望的引導,偏偏是他這種人,在中國式的道德政治體制內最能暢行無阻。
現在梁冀伏誅,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宦官代替梁冀,但流氓本性不變,朝廷仍然是流氓當道,是一夥流氓取代了另一夥流氓。一般而言,宦官的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但他們「漸染朝事,頗識典物」。由於一直在皇帝身邊,耳濡目染朝廷之事,對其中的權力運作頗為熟悉,精通權術,玩弄起政治手段,往往超過飽讀聖賢的士人。他們是皇權政治的產物,必最能吃透這種政治的精髓。他們深知只要控制住皇帝或掌權的女主,便能宰割天下。而作為侍奉皇帝及後宮起居,掌管後宮事務的專職人員,要控制皇帝或女主,他們正擁有無與倫比的便利。
范曄在《宦者列傳》中就專門分析宦官這一特殊群體在皇權體制內的獨特存在形式及其對政治發生的影響。他說,宦官,刑餘之丑,生理不全之人,既無好的聲名尊榮,又無傳宗接代的可能,這樣,一般人就會認為這類人沒有多大禍害。而他們特殊的工作性質,又使他們易於取信於君主,與君主建立私人感情。年幼的皇帝感念他們多年的照顧,女主也依靠他們聯絡內外。他們進進出出宮禁,沒有人會猜疑他們,而且他們和顏悅色,一派柔媚,更使君主易對他們產生恩寵之情。然後他們便可以依恃皇權,為非作歹。正直大臣的上疏抗議,他們可以事先看到,既可確定是否報告皇帝(對他們不利的奏章,他們可以扣留),也可把內容泄露,給奏主惹下殺身之禍。即便是至親外戚,也往往不是他們的對手。梁冀固是罪有應得,後來的竇武、何進都敗在他們手上。
這裏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專制政治總以道德為基礎,而道德政治必然是專制政治。中國的傳統政治便是以道德為根基的,但這樣的概念對一般人而言往往會產生錯覺,這種錯覺真正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般人會認為,道德政治肯定是道德的。這一錯簡直是誤盡蒼生,禍國殃民。我們這裏必須明確指出,道德政治總是不道德的。正如民間常說的話:親兄弟明算賬,先小人後君子—這是法制政治的精髓(民間常識有時比學者政治家的理論和學說更明智),法制政治正是反道德政治,傾向於把人看成小人,其結果往往是道德的:既然防止了小人,在制度上杜絕了小人,那麼,人要適應這個制度,便只能成為君子。而道德政治正相反,它是先君子後小人的—它傾向於把人想像成君子,政治目標建立在對人(當然是當權的人)的道德信賴之上。它往往只是一種崇善的信仰,而沒有一種防惡的制度,結果便是,君子自君子,小人自小人。你若願意當君子,當然可以;但如果你要做小人,我們也沒辦法。且由於沒有獎懲制度,你當君子,你會一無所獲,並且常常殺身成仁;你做小人,你會佔盡便利,無往不勝。於是,為了適應這種體制,我們便只能做小人,政治正是由此變成了不道德的政治,且也拖人下水:在這種體制中,為了適應,人也就變成了不道德的人。
漢末的黨錮事件恰是這樣的一種情形:一批高度道德自律的君子和一群肆無忌憚的小人。在一個不約束小人的體制內—我指的就是道德政治—君子理所當然地不是小人的對手。所以黨錮事件也就只能是這樣一種結果:君子一個一個被小人吃掉—不,被這種道德政治吃掉。可悲的是,君子們自己最信奉的就是這種道德政治。
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奧特曼:原來這邊是簡單模式》【新思路客小說網】《陣問長生》《星空職業者》《人渣反派自救系統》《愛發微博的我,成了職業通天代》《長生從御獸師開始》《不正常型月》《我在廢土世界掃垃圾》《晉末長劍》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