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俗語掃瞄
俗語,作為一種口頭流傳的、形象的、定型的語句,是人民群眾的口碑,反映着時代的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感情,幾乎人類社會文明的各個領域、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有它攝取的「鏡頭」,或讚揚,或批評,或進諫,無不出自肺腑。俗語在歷史上名稱繁多,如稱俗言、俚語、俗諺、古諺、諺語、鄙俚詞、恆言、常語等。俗語的範圍比較廣,包括諺語、俚語及口頭上常用的成語等。俗語這一老百姓的口頭創作,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一、寓意型,如:「人心不足蛇吞象」、「拆東牆,補西壁」、「睜着眼睛說瞎話」;二、說明型,如:「十個指頭有長短」、「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兵糊塗一個,將糊塗一群」;三、形容型,如:「一個針尖,一個麥芒」、「螞蟻啃骨頭」、「宰相肚裏好撐船」等。它們之間也有交叉的。
俗語與格言、歇後語、常用語、慣用語以至方言土語、標語、口號之間,存在互相轉化、借用的現象。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句式自由,可長可短,沒有固定格式。但俗語顧名思義更加通俗,較少文氣,因而更靈活、通行,更具風趣幽默和俏皮,也更擅於描摹世態風情。像「打腫臉充胖子」,「豬八戒倒打一耙」,「偷雞不著蝕把米」,這樣把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的俗語,詼諧有趣,也增加了表達的表現力量。
俗語雖俗,在社交場合和文學作品中卻隨處可見,被大量運用。如「干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被曹雪芹寫進《紅樓夢》中,頓覺風采、典雅起來;「借酒消愁」入了李白的詩,成為「舉杯消愁愁更愁」,內涵更豐富了。也有相反的情況,古詩文中的名言、佳句,流入民間成為俗語,如:「朽木不可雕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以五十步笑百步」、「來而不往非禮也」等等,均載於先秦諸書,至今還活在人們口頭。「近水樓台先得月」(俞文豹)這句意境優美的詩,現在則被當作鞭撻一種不合理現象的俗語而流傳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小說書包】《犯罪專家在戀綜殺瘋了》【新黃易天地】《疫病之上》《我靠彈幕成為柯學傳奇》【穿越了】《不正常型月》《靈能者不死於槍火》《天命在我》《撈屍人》
《必聽的語文之謎》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