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大明:寒門輔臣
  4. 第九章 黃泥脫色法,白糖!
設定

第九章 黃泥脫色法,白糖!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

看着鍋里咕咚咕咚的黑色糖漿,顧正臣嘴角帶着自信的笑意。

顧氏搭了個支架,將瓦缽放在架子上,找來麥秸塞住瓦缽底部的漏鬥口,又在瓦缽下面放了一個乾淨的黑陶缸。

顧正臣檢查過後,確定沒有問題,便和母親輪換着攪拌糖漿,顧青青負責加柴,熬了近一個時辰,顧正臣拿起蒲扇扇走熱氣,見糖漿水花已呈細珠狀,便從攪拌的木棍上取了一絲糖漿,在拇指與食指之間捻着,糖漿已有些粘手指,對顧青青說:「可以了。」

顧青青丟下火棍,連忙起身看,有些難過地說:「哥哥,好像沒成,還是黃黑色的……」

顧正臣找來瓢,將糖漿打到乾淨的木桶里,對沮喪的顧青青說:「這才是第一步,哪裡那麼快。」

所有糖漿都倒入木桶後,顧氏往鍋里添了點水,避免糖漿粘結在鍋上。

「哥哥,現在做什麼?」

顧青青問。

顧正臣指了指木桶里的糖漿:「等糖漿凝結為糖膏。來,哥哥給你講講糖的歷史,《詩經·大雅》雲,周原朊朊,堇荼如飴。有個成語叫甘之如飴,飴就是古代的麥芽糖……」

顧青青坐在凳子上,雙手托着下巴,仔細聽着哥哥的講述。

「唐朝之前,人們還不懂得如何用甘蔗造糖,那時候的甘蔗都是直接吃,或是榨汁喝。唐朝大曆年間,西域僧人鄒和尚遊歷蜀中遂寧時,開始傳授製糖技術,從那時有了壓榨甘蔗的糖車,蔗糖出世……」

顧正臣侃侃而談,時不時檢查下糖膏,過了近一個時辰,糖膏基本結好。

顧氏扶着瓦缽,顧正臣提起木桶,將糖膏倒入瓦缽之中,又等了近半個時辰,待糖膏完全結好,便將底部的秸稈取出,轉身就將半桶黃泥水提了過來,不斷攪拌。

「等等,你該不會是想將黃泥水倒到糖膏里去吧?」

顧氏連忙制止。

顧青青瞪大眼,這可是黃泥水,裏面好多黃泥,這東西倒到糖膏裏面還怎麼吃?

顧正臣點了點頭:「沒錯。」

顧氏着急地說:「這怎麼行,倒進去豈不是所有糖膏都廢了?這可是五斤黑糖熬出來的。正臣哥,咱們不倒黃泥水。」

顧正臣眨了眨眼。

黃泥脫色法,不用黃泥,那用啥?

「娘,你要相信兒子。青青,你信不信哥哥?」

顧青青下意識地點了點頭,看到那半桶黃泥水,又搖起頭來,小辮子來回晃:「哥哥,娘說得對,糖裏面加了黃泥水就吃不得了。」

顧正臣將木桶放在地上,對母親說:「讓兒試試。」

顧氏猶豫了下,伸手扶住瓦缽:「罷了,娘雖不知道你哪裡來的法子,但你想試——就試試吧。」

「娘!」

顧青青着急起來。

顧正臣提起木桶,將半桶黃泥水緩緩倒入瓦缽之中,擱下木桶,看着一臉可惜的母親與妹妹說:「等着吧。」

顧氏、顧青青都沒說話,沒見過這麼敗家的,五斤黑糖,就這麼給毀了。

心情低落的兩人,連晚飯都沒吃多少。

夜來。

顧氏、顧青青端着蠟燭看了幾次,也沒看到什麼變化,只聽到滴答聲,仔細看滴落的水,全是黑色,一點白都不見,兩個人更是斷定,全白忙活了。

顧正臣沒空去院子里看,繼續寫《白蛇傳》的後部分,錢都收了,總得給人完整的戲文,寫完已是三更天,倒頭就睡。

滴答——

滴答——

黑色的糖蜜一滴滴落入缸里,瓦缽里的黃泥水一點點變少……

顧氏起了個早,看了看院子里的瓦缽,苦澀地嘆了一口氣,打了水洗刷,準備做早飯,從瓦缽旁路過,瞥了一眼,頓時呆住。

「青青,青青,快點來看看。」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