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入隔年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京街道很寬敞,幾乎都是八車道,兩側的中華燈,照得路面好似白天般亮堂。綠化帶後的高樓大廈,霓虹燈閃爍不停,就這樣車開了有半個小時左右。路邊的燈也不似之前輝煌了,最後索性都暗了下去,直至開到一處別院,楊志軍下去填寫了信息,才把車開了進去。
外面看起來和普通的民宿沒區別,進去後則是別有洞天。曲折的迴廊連起幾進幾齣的院落,曲石迭景,雖是冬日,也有些應季灌木參差不齊地長滿綠葉。
花爺和孫教授走在前面,也不用人引路,便到了一間廂房,裏面古色古香的,裝飾得很有層次感,不似花爺那亂糟糟的。
眾人在家早已喝飽茶水,便直接落座開吃。黃花梨打造的餐桌上放着一口銅鍋,腿高,火膛大,鍋體深但不「闊」的紫銅火鍋里羊湯翻滾着幾粒枸杞。四周放着幾盤羊肉和新鮮菜蔬,每人座前還有碗蘸料,芝麻醬配上韭菜花、醬豆腐,上面浮着薄薄的一層辣油。
我是聽說過北京的涮羊肉講究,今日一見,果不其然。在我和強子目瞪口呆時,瘋麻子在鍋里燙了幾片肉,在翻滾的湯汁中放了有六七秒便夾出來,放到我倆的碗中,「二爺,嘗嘗味道怎麼樣。」
強子好似餓死鬼一般把肉扒拉到嘴裏,還未咽下去便說「好」,我夾起一片肉來,學着花爺往料碗里蘸了蘸,再順到口中,羊肉入口即化,沒有半點膻味兒,也不塞牙——我也連連點頭稱讚。
瘋麻子哈哈大笑,「二爺,這羊肉很講究的,要用小尾綿羊脊骨兩側的鮮肉,冰塊冷凍一天排出血漬,銅刀斷絲切成薄片,四十片正好半斤,這才算是正宗的羊肉片。」一片肉都要這麼多道工序,怪不得吃起來爽口順滑。
就在我聽瘋麻子掰扯間,強子已經狼吞虎咽地一盤肉進肚了,「窮講究,我和你說啊,這都是封建陋習,要廢除不要推崇!」真是吃都堵不住強子的嘴。
我特別好奇地問瘋麻子,「這大冬天,地里幾乎都上凍了,哪裡搞來的新鮮綠葉菜。」在我們老家,夏天地里還能種點蔬菜,冬天幾乎就見不到綠葉菜了,地窖儲存幾十棵大白菜,熬到開春,白菜心都發芽了。
「一開始是從南方空運過來,也只供應某些特權階層,後來人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空運滿足不了大眾需求了,有頭腦的人就搞了些大棚,冬天在裏面生上火爐,溫度控制在二三十度,和夏天地里的溫度差不多。現在大棚技術在北方有些地兒已經在試着推廣了,所以這不算是太新鮮的事物了。」瘋麻子一邊給我們倒酒,一邊和我說道。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們偏遠山區,太落後了。我心中不由得感嘆起來,我們還在為溫飽而整日奔波,大城市已是飽後思淫慾了。
瘋麻子挨個倒酒,到了梁女士那兒,他停了下來,「梁小姐,我知道你平日是不喝酒的,但今天必須得來點。」
梁女士不懂其中意思,要說花爺勸她喝酒,她不能不喝,這瘋麻子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您請說,要是說的在理,我便照辦,不然可別怪我駁您面子!」
還是瘋麻子會講話,「梁小姐」聽着就年輕時髦,關鍵是人家瘋麻子不苟言笑地叫出來了,在我們村裡,「小姐」,都是有歧義的。看來農村落後的不止是經濟方面,在思想上也是跟不上時代潮流的。
「這其中有個典故,民國的時候,陳獨秀進京下館子,到了一家涮羊肉的小店,裏面客人滿噹噹的,老闆推薦他和別人拼桌涮肉。
「吃小吃拼桌很正常,這火鍋還能拼桌?陳獨秀有些不可思議,待和一個扛沙包的拼在一桌,對方點了清湯、豆腐、麵條、白菜,陳獨秀點了老湯、羊肉、羊肚、粉條、蔬菜,就在陳獨秀不知該怎麼下鍋時,老闆找來一塊陰陽格板,將火鍋湯一分為二,笑着解釋『』這叫井水不犯河水』。
「由於兩種湯的顏色不一樣,清湯透着清亮,老湯髮乳白色,陳獨秀把肉放鍋里,劃拉幾筷子,和扛沙包的說,『咱倆一清二白,誰也不佔誰便宜』。後來人們用的鴛鴦鍋,就是這麼來的。」
待瘋麻子講完,梁女士臉蛋紅彤彤的,嬌羞之情溢於言表。花爺和孫教授笑得前仰後合,舉杯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漫畫路人自救指南》《封神:開局被抽龍筋》《玄鑒仙族》《仗劍獨行斬鬼神》《普羅之主》《退隊,然後撿到問題美少女》《石破天穿越令狐沖》《紅樓之平陽賦》【榮耀小說網】《高武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