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槍械科技知識(上)
  4. 火槍
設定

火槍

馮文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火槍

簡述

火槍在宋代時即是一種著名的用於近身戰的火器,但最早可能五代時就出現,最初是綁上火藥噴火器的長槍,此武器與名稱一直沿用到明代。

清以後火槍也被用來指名一種前裝填的滑膛槍(亦有後填裝式火槍,但無法保持氣密,威力較小,不常被使用),用肩部、肩部上方、胸前為穩定點發射的火器,但自17世紀末葉以來,幾乎歐洲各國都統一了火槍的穩定點為肩部。與其後繼者步槍同為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

火槍最早發源、改進於中國,傳承於阿拉伯世界,發揚光大於歐洲。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火槍是10世紀宋朝的竹製槍管的突火槍,在14世紀明朝焦玉所著的《火龍經》中就有記載。

13世紀元朝出現了鐵制槍管與最早的手槍(手銃、手炮)。阿拉伯人獲得西征蒙古軍的火槍技術後,發展出馬達法,一種可以附有手斧的步兵手炮。[1]歐洲最早出現的火槍記載為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城兵器庫的清單。最早的實物,是1849年在德國坦能堡發掘出來的、毀於1399年的銅製手炮坦能堡火銃。

分類

手槍(通常為射程短的武器,如:手炮、蛇桿、長度少於50厘米的其他火槍,射程少於50米。)。

騎槍(卡賓槍),長度介於50至70厘米。

長槍

混用槍(最不尋常,通常是手槍與戰斧或是西洋劍的合體,亦有與騎槍的合體)。

演進

火槍、梨花槍:在槍矛前綁一鐵管,內裝火藥,使用時點燃之使之燃燒噴出火燄。

突火槍:使用竹筒作為槍管發射彈丸,由於是竹製筒只能使用一次。

火銃、手銃、手炮、火門槍:在歐洲地區出現於十四世紀中葉的意大利,是歐洲最早的火槍。基本類似以後的「火繩槍」,但體積和重量都遠勝後者,而殺傷力與火繩槍相差無幾。主要是用於城堡要塞的防禦,騎兵也有裝備。

蛇桿手銃:歐洲地區首先出現,在手銃上加上夾着火繩的金屬彎鈎。

阿快巴斯(Harquebus,Hackbut):蛇桿手銃的演進版,最初是指裝有鈎子(用於鈎住城牆減低后座力)的手銃,後來裝上火繩點火裝置。

沐斯凱(Musket):一開始是大型版的阿快巴斯,後來小型化。能緩慢陰燃的火繩、前膛單發填裝、鐵質或鉛制彈丸與點火藥、推進葯分裝,且除火繩擊發裝置外也裝了各種擊發裝置。

舊式:火折點火繩,手指推壓金屬彎鈎入火門,使火繩引燃點火藥,繼續點燃發射葯。

新式:扳機帶動蓖麻油小火炬點火繩,火繩點火藥。扳機擊髮式火繩槍。

線膛:1500年前後誕生於德國紐倫堡地區,採用螺旋式線膛的扳機擊發火繩槍,最早的「來複槍」。

火種式火繩槍:燧發槍的先驅。出現於16世紀後期歐洲,用火種或短火繩取代長火繩,開槍時才點燃,以免持續燃燒的長火繩在夜間暴露目標。

簧輪擊發裝置(齒輪式火槍):原本設計者以為該槍能取代火繩槍,但因價格昂貴,並不普及,王室貴族在當時卻非常贊成這種槍的使用,有紀錄的使用者包括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騎兵。

燧發擊發裝置:十七世紀法國人發明。擯棄火繩,採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標誌着純機械式點火時代的結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從那座韓城開始》《退隊,然後撿到問題美少女》《獨家報道》《重生八零:離婚後被軍少寵上天》【比奇樓】《精神病在廢土當萬人迷》《我的法寶能無限升級》《重生八零:離婚後被軍少寵上天》【鴻蒙小說網】《華娛之別和我談藝術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