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
  4. 黃質夫
設定

黃質夫

黃質夫

20世紀20年代,儀征十二圩一位貧苦農民的子弟,懷着教育救國的理想,投身於鄉村教育事業,並為之奮鬥了一生,做出了輝煌的業績。

他創辦了我國最早的鄉村師範學校之一的界首師範,隨後又創辦著名的棲霞師範和位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僻山區的貴州師範。

在辦學中,他勇於開拓,堅持實幹,倡行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辦學主張,為培養師資,開發鄉村奮鬥不已。他就是被人們稱為中國鄉村教育先驅的黃質夫。

黃質夫,名同義,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在江蘇儀征十二圩。他祖籍湖南邵陽,祖父早年從軍,在湘軍中當一名士兵,退伍後到儀征定居,靠耕種一小塊土地維持生計。

父親除種地外,還做小販,當瓦木工、修船工,以後又在十二圩街頭開一爿茶爐,賺一點微利養家活口。

黃家幾代沒有文化,吃了很多苦,父輩們希望孩子能識幾個字,不再做睜眼瞎。黃質夫六歲那年,家裡雖然衣食不周,還是設法讓他進私塾念書。

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十二圩揚子總棧創辦小學堂,這是全縣第一所新式學校。當時人們不理解,說是進了洋學堂要不孝父母,不敬祖宗,死了要下地獄,不少人不肯把孩子送去,可學堂不收學費,還免費供給書籍、制服,這對窮苦人家的孩子是個福音。

為了學習文化,黃的父親頂着流言蜚語讓他報名入學。他學習極其勤奮,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第一,老師器重他,學校發給獎金給予資助。他讀完了五年制的初等小學和四年制高等小學,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學文化知識。

高等小學畢業後,黃質夫在老師的鼓勵下投考江蘇省立第五師範學校,以名列榜首的優異成績被錄取。師範學校雖然不收學費,免費供給膳食,但是為籌措保證金及置辦行裝,家裡還是借了債。他深深體會到窮人家孩子上學的艱難,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

民國二年(1913年),18歲的黃質夫離開家庭到了60里外的揚州,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師範本科生。他還是農家孩子的打扮,布衣布鞋,一床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被,日用品也大都是土的,買不起膠鞋,下雨天只能打赤腳。他不理會一些同學的奚落,不計較物質生活的艱苦,只是發憤苦讀,將全部精力用在學業上。

在五師五年,每學期成績均為甲等,畢業考試成績為全年級之冠。校長任誠(孟閑)是著名教育家,早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歸國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在他的領導下五師成為全國著名學校。他極為器重黃質夫,耳提面命,循循善誘,對黃質夫的一生影響很大。

五師畢業後,黃質夫由校長任孟閑提名留校,提任附屬小學高年級級任教員。當時謀職不容易,教員的報酬亦較豐厚,一個月的薪金夠窮人維持一年的生活。可他並不貪戀這些,仍想繼續深造,做了二年教員積蓄了一點錢,即辭職進了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改為國立東南大學)農科農藝系。

該校是我國最早的農業高等院校之一,執教的有孫恩麟、原頌周、竺可楨、王善佺、楊杏佛、廖思承等,學生中的金善寶、馮澤芳、楊開道、吳福禎、歐陽一飛等後來均成為聞名全國的農業專家。黃質夫得到名師的指導,進一步用現代農業科學武裝自己,加深了對農業的感情,初步樹立起發展農業、改造鄉村的志向。

以後他在回憶起這段學習生活時曾動情地說:我離家外出求學時,患病卧床的母親流着眼淚對我說,好好讀書上進,滿樹的果子指望你紅了。

我感到,這不僅是母親對孩子的叮囑,也是在貧困中掙扎的農家對子弟的期望。我不能忘本,一定要用學到的知識為鄉村服務,為治窮出力。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肝到廚神才算開始》《玄鑒仙族》《寒門貴女》《末世第一狠人》《萬億軍火之王》《我娘四嫁》《男主懷了我的崽》【OPPO小說】《苟在女魔頭身邊偷偷修鍊》《回到84,成了喬丹一生之敵!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