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
第一編中已經提到過的有關第二編的內容
首先,漢文「柘」、「蔗」以及後來的「甘蔗」二字的種種不同的寫法,還有「諸蔗」、「蔗」、「都蔗」的種種不同的寫法,都告訴我們,不管中國是不是甘蔗的原生地,它的名稱卻極像是外來語的音譯。這個問題,以前一些學者也曾提出來過;但一直沒有大家都承認的結論。我自己認為它是外來語,確實的證據也還沒能拿到手。但是,我相信,這個問題將來能夠解決的。
第三章石蜜
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除了「石蜜」這個詞兒以外,還有「西極(國)石蜜」,顧名思義,這一定是從外國(西邊的國家)輸入的,已無可置疑。
第四章蔗糖的製造在中國始於何時
蔗糖的製造,主要是中國人的發明。其中也極可能受到外來的影響。
第五章唐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術
這一章裏面,涉外的地方頗多。首先是在所謂「正史」中就有,《新唐書》和《舊唐書》裏面都有關於印度、康國、波斯國等國關於熬糖或石蜜的記載。最著名的記載是《新唐書》卷二二一上,「摩揭陀」中關於唐太宗遣使到印度取熬糖法。康國和波斯也值得注意。
在「本草和醫書」這一節中,蘇敬(恭)的《新修本草》值得注意。書中有幾句話很重要:「沙糖,蜀地、西戎、江東並有之。笮甘蔗汁煎成紫色。」鄭虔的《胡本草》和李珣(祖籍波斯人)的《海葯本草》,兩書已佚,但當時所謂「胡」和「海」,都指的是「外國的」,估計其中講的都是外國藥物。
《本草》之外,還有醫書。唐代醫書中有外國成分,特別是印度。印度眼科當時很有水平。中國著名詩人有多首關於印度眼科醫生治白內障的詩。王燾的《外台秘要》中,印度成分比較多。卷二一講治眼病的葯,有「天竺經論眼序」,說明是從印度來的。
敦煌殘卷中P.3303號有一段印度製糖傳入中國的記載。雖簡短,然而卻是中印文化交流史和中國製糖史上的一件十分重要的文字。為什麼竟寫在佛教卷子的後面,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說不定能出現驚人的結果。
《一切經音義》當然與佛經和印度有關。至於僧傳和《大唐西域記》更是直接講到印度,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唐大和上東征傳》講的是鑒真,他東渡時曾攜帶石蜜和蔗糖。
在中外遊記中,杜環的《經行記》有特殊意義。杜環講到,「(大食)刻石蜜為廬舍」。阿拉伯和波斯人的遊記,數量極大,記載較為翔實,法國以及歐美其他國家的學者,進行過一些研究,翻譯過一些書,但遠遠不夠。《中國印度見聞錄》中講到南洋的朗迦婆魯斯(狼牙修)產甘蔗。至於《梵語千字文》等書講到糖、蔗、石蜜等的梵文原文,對我們幫助更大。《酉陽雜俎》中講到印度「甘蔗汁」。
在《唐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術》這一章第(四)段中,我有幾句類似總結的話:「籠統地說,唐代在蔗和糖兩個方面的外來影響主要來自印度、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國家)和印度支那半島。」
第六章宋代的甘蔗種植和製糖霜術(遼金附)
宋代牽涉到外國的地方比唐代還要多。
在正史中,《宋史》卷九〇,《志》第四十三《地理志》六,「廣南東路,廣州」這一段中,貢品里有「糖霜」。我懷疑,這不是四川遂寧的糖霜,而是舶來品。《宋史》卷四八七至四九〇《外國傳》中講到占城、三佛齊、闍婆(Java)、大食等國。三佛齊國和大食的貢品中都有「白沙糖」,這個名詞兒值得注意。這個問題我在下面第九章「白糖問題」專門加以討論。
在《宋會要輯稿》中,有許多關於外國的記載,有的地方我期望找到「甘蔗」或「糖」,但都沒有。有幾個地方,比如大食和蒲端等,講到白沙糖。
《證類本草》卷二三,果部沙糖:「蜀地、西戎、江東並有之。」
《糖霜譜》「原委第一」,講到「唐大曆間,有僧號鄒和尚,不知所從來,跨白驢登(四川遂寧)傘山,結茅以居」。是這位鄒和尚傳授給本地居民製糖霜術。鄒和尚宛如一條神龍,有的書上說他是「西僧」。我懷疑,他同波斯有關。參見本編第六章「鄒和尚與波斯」。
《太平寰宇記》主要講國內的地理,但也有講到外國的。比如卷一七七赤土國、真臘國、多摩長國、天竺國、波斯國、大食國等等,其中講到甘蔗、沙糖和石蜜。
在「中外遊記」這一節中,我先簡略地介紹了幾部穆斯林旅行家的遊記。然後介紹趙汝適《諸蕃志》,書中談到占城國、真臘國、三佛齊國、單馬令國、佛囉安國、新拖國、闍婆國、蘇吉丹、南毗國、故臨國、大食國。
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不少關於中外關係的記載。比如卷二一,「交趾獻麟」,看樣子是犀牛;卷二四,「珠輦國使入貢」,「交趾乃漢唐交州故地」。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從行星總督開始》《回到過去做財閥》【翠微居】《超時空快遞》《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全民諸天三十年後》《寐姝色》《人在華娛,職業獎勵是間諜》《歲歲平安》《大道朝天》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