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風流去
  4. 黨錮群英(二):婞直與殘忍
設定

黨錮群英(二):婞直與殘忍

《風流去》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一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李膺在朝廷大赦之後,仍捕殺了教子殺人的妖人張成。張成歷來與宮中宦官來往甚密,連桓帝都時不時請他占卜吉凶。宦官便教唆張成的弟子牢修告狀,狀告李膺等人與太學中的太學生及訪問學者、諸郡縣生徒互相來往,結為部黨,批評朝廷,疑亂風俗。桓帝震怒—歷來專制君主不怒貪官污吏,不怒違法敗德,最忌批評政治。所以,這些宦官與牢修只告黨人謗訕朝廷。他們也沒有別的罪名可以利用。但這一條罪名已經足夠讓桓帝震怒並付諸行動:桓帝當即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搜捕黨人,並且把他們的罪行布告天下,要激起天下人的共同憤怒。案子送到三府(太尉、司徒、司空)時,太尉陳蕃拒絕聯合簽署。桓帝就乾脆把李膺等人交給由宦官主持的黃門北寺獄刑訊逼供。同時以用人不當的罪名免了陳蕃的職務。這次黨錮案牽連到二百多人,有的已經逃跑,就懸賞捉拿。逮人的使者絡繹不絕,相望於道。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迫害知識分子的行動就這樣開始了。

第二年,已回歸故里潁川的太學生賈彪,對同志說:「吾不西行,大禍不解。」於是他趕到洛陽,勸城門校尉竇武和尚書霍疏救黨人。竇武剛剛做了桓帝的老丈人,他的女兒前一年被立為皇后。他同情黨人,也想借黨人之力有所作為,便與霍一起上書為黨人鳴冤。他甚至以辭職相威脅,同時又以天變來恐嚇桓帝,使至今未生一子的桓帝有所懼怕。而宦官在審訊黨人時,黨人的供詞中又涉及到很多宦官及其子弟違法亂紀的事。宦官也不敢把事情鬧大,也以天變為由,要求桓帝大赦黨人。桓帝赦出黨人,把他們全部遣送回鄉,禁錮終生。黨人的姓名,都登記在王府,永不錄用。

靈帝即位,竇武與陳蕃掌握大權,重新起用李膺等人。桓帝的黨錮令實際上已經解除。但很快,竇武、陳蕃被宦官殺害,李膺等人再次被廢,並且在此後的每次朝廷文件中,都要重申當年對黨人的禁錮令。建寧二年(169年),侯覽唆使張儉的同鄉朱並又告發張儉等二十四人「共為部黨,圖危社稷」。靈帝下詔逮捕張儉等人。大長秋曹節抓住機會,要把黨人一網打盡。他唆使有司奏捕上屆黨人包括李膺、杜密在內的一百多人,把他們稱為「鈎黨」。他拿着請求逮捕「鈎黨」的奏疏讓十四歲的靈帝簽字,靈帝不知道「鈎黨」是什麼東西,曹節說:「鈎黨就是黨人。」靈帝問:「黨人幹了什麼壞事,要殺他們?」曹節回答說:「他們結為一黨,欲為不軌。」靈帝又問:「不軌又怎麼樣?」曹節回答:「不軌就是推翻國家呀!」於是靈帝同意了他們的奏章。李膺等一百多人皆死獄中,杜密等自殺。各地官吏抓住機會,大肆整人,把平日有怨仇的人,都誣告為黨人,從而置之死地。全國因此而死亡、流放、免官禁錮的達六七百人之多。

熹平五年(176年)黨錮之禁又擴大化: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為黨人鳴冤,靈帝大怒,即刻下詔用囚車逮捕曹鸞,送槐里獄打殺。接着下詔諸州郡追查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其在位者,一律免官禁錮,誅連的範圍到了五屬。

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已經爆發。中常侍呂強乘機對靈帝說:「再不釋放黨人,如果他們與張角合謀,麻煩就大了。」這時靈帝才感到害怕,乃大赦黨人。流放的人也還歸故里。但一切都已經晚了,漢朝的氣數已盡了。

據何滿子先生的推算,這兩次黨錮之禍幾乎把當時全國所有知識分子都網羅進去(《中古文人風采》),從而成為整個民族的一次文化災難。

這是一個殘忍的時代。整個漢代都是殘忍的。到了它的末日,其殘忍的程度更深。皇帝對大臣殘忍,大臣之間互相殘忍,清流與濁流你死我活,宦官權豪殘民以逞。桓靈之際的中國,簡直不似人間!

梁冀的殘忍好殺已如前述。宦官網羅天下文人名士,盡數屠殺,是最大的殘忍。前面還提到過張讓之弟張朔殺孕婦取樂,徐璜弟徐宣一邊喝酒一邊射殺李暠之女,都極殘忍。並且都有取樂的目的。為取樂而殺人,其透露出的人心的殘酷令人恐怖。還有宦官王甫的養子王吉,尤其殘忍。他為沛相時,只要殺人,都要把屍體放在車上,拉着到下屬各縣巡迴示眾。夏天屍體腐爛,就用繩子把骨頭串起來,一定要把一郡都游完為止。見到的人,無不恐怖萬分。他在那裡做了五年官,竟殺了一萬多人!

宦官殘忍,而別人對宦官,也同樣殘忍。這是一個冤冤相報的時代,沒有一場大毀滅不能了。王吉的殘忍行徑激怒了一個人,即陽球。范曄把他列入《酷吏列傳》。陽球常常在家拍着大腿發恨,說:我陽球要是做了司隸校尉,還能讓王吉這種混蛋活下去嗎?不久,他果真出任司隸校尉。他乘王甫休假,太尉段熲因日食閉門思過的機會,面奏靈帝,收捕王甫及其養子王萌、王吉,及與宦官同流合污的太尉段熲,送洛陽獄。這下陽球可以發發多年鬱積之毒氣了。他親自到場,拷問王甫等人。親自到場,主要就是滿足那種虐殺的快感。這個社會已經讓所有的人的內心都鬱積了巨大的、可怕的、邪惡的心理能量。人人都有仇,人人都渴望嗜血,渴望復仇。陽球親自監審,「五毒備極」—各種酷刑全部用上,但求泄恨。王萌也曾做過司隸校尉,他請求能給他的養父王甫減輕一些酷刑。陽球罵道:「你們這些人惡貫滿盈,死有餘辜,還減什麼刑!」王萌自知必死,毫無求貸的僥倖,也罵:「你以前侍奉我們父子,就像一個奴僕。奴僕敢反叛主人嗎?現在你這樣逼迫我們,不久你自己也要完了!」(他這話倒說對了,在陽球痛殺王甫父子不到一年,他即被宦官殺害)陽球把土塊塞進王萌的嘴,棍棒交加,王甫父子三人被活活打死。段熲曾稟承宦官之意,害人無數,此時也自知難逃一死。與其讓人虐殺,不如早日自己了斷,遂自殺於獄中。

陽球把王甫陳屍示眾,並在屍體旁邊插着一塊大木牌,上書四個大字,「賊臣王甫」。死後磔屍,已成了那個時代的普遍做法。對手的死,都不足以平息內心的仇恨。這仇恨到底有多大?有這麼多的仇恨蓄積在人心裏,不出黃巾才怪!不死人如麻才怪!黃巾、董卓而後,中原地區「生民百遺一」,「故土人民,死傷略盡」,(俱引自曹操詩、文)禍根由朝廷種下,災難卻由人民承擔。天地不仁!

陽球並非正義之人,他陷害蔡邕時也不擇手段,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但他對王甫父子的捕殺,確實大快人心。且越是酷毒,越能饜快眾意。這實在是民間鬱積的仇恨太多了。這還是小小的釋放。大的釋放,就是起義,就是無秩序的暴力,不僅摧枯拉朽,也摧拉一切秩序與道德,只求復仇,只求泄恨。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鮑鵬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