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風流去
  4. 東方朔:談何容易
設定

東方朔:談何容易(1 / 2)

一

毛澤東一代英雄。英者,聰明秀出也;雄者,膽力過人也。雖然晚年糊塗,犯下大錯,但其文韜武略,果然是震古爍今。他作詞,藐視滔滔英雄豪傑,云: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幾乎一筆抹了吾華夏數千年英雄好漢。不過,秦皇、唐宗、宋祖,以及那一生殺人無數的成吉思汗(他一生殺人在數百萬以上,且多是平民及放下武器的人),毛澤東怎麼對他們嗤之以鼻,我都沒意見,唯獨對「漢武」—漢武帝劉徹,我倒是有些不同的想法。我讀過他一些詩,如《瓠子歌》、《秋風辭》,蒼涼幽壯,沉鬱頓挫,他不是一個缺少文採的人。當然,這不是我偏愛他的主要原因。我偏愛他,是因為他活潑、好動,生命力旺盛,精神健全,好玩樂。他往往頑皮而至於無狀,好意氣,又常常不惜血本。更主要的,是他有幽默感。在專制體制中而有幽默感,這需要多麼頑強而不屈服的個性。這種幽默,是鐵樹開出的花,是沙漠幻出的海,是鳥籠暫開的天的一角,是黑屋鐵壁漏泄的一線光亮。我們見過「政治上正確」的嚴肅面孔太多了,我們簡直不奢求活命,只求死前能鬆一口氣。我們有時真的是僅僅需要屠夫唇邊的一紋笑意,屠刀尖端的一彎柔美的曲線。我們有時真的僅僅希望把「屠夫的兇殘,化為一笑」(魯迅語),用他的幽默,作為我們的臨終關懷……

假如我們註定做奴隸,並且這奴隸之路還剛剛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還看不出這奴隸命運有擺脫的可能,那麼,我以為,給劉徹這樣的人做奴隸,會比給朱元璋這樣的人做奴隸多一些開心。

我這樣說話完全是奴隸的口吻。我的「思想的歷史」寫到這裏,將要接連寫幾個由獨立人漸漸淪為奴隸甚至奴才的文人:東方朔、司馬相如、朱買臣……寫奴隸,寫奴隸人格,是必須揣摩奴隸心理的。讓我以奴隸的口吻開講吧……

漢武帝名劉徹。這「徹」字可有個來頭。他母親生他前,夢見一頭豬,所以生下他後,就叫劉彘,彘與徹在古音中一聲之轉,後來,便改作「徹」,所以,徹就是豬。漢武帝的多欲與大度,倒真和豬的特性相像。他一生幹了不少大事,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君主之一,但他一生又幹了不少荒唐事。他個性太豐富,生命力太強大,以至於森嚴的體制並不能約束他,反倒是他給森嚴的體制帶來了一絲活人的氣息。他一生浪漫,好奇、好色、好才。他好奇,是不惜血本,為了大宛城中幾十匹上等好馬,他前後兩次派兵達數十萬以上,還有十數萬頭牛,三四萬匹馬,萬餘頭駱駝、騾子和驢,時間花了兩年多,人死了好幾萬。他好色,是不論出身貴賤,衞子夫、李夫人都出身低賤,但他都愛得死去活來,直至上窮碧落下黃泉,並且為了她們不惜和上層社會翻臉。他好才,更是不拘一格,且不求全責備。他要立「非常之功」,所以便求「非常之人」,哪怕這樣的人有這樣或那樣的人生污點。他不大喜歡規規矩矩的人,他的長子「仁恕溫謹」,他就不滿意。他喜歡李廣那樣的奇才,可惜李廣老了。他伐南越,要用兩千人,庄參說不夠,他就把庄參免了,韓千秋說只要兩百人就夠了,他便馬上認為韓千秋有出息。他伐匈奴,派李陵去管輜重,可是李陵卻想做前鋒,他勸李陵說:「你練的兵都是步兵,能行嗎?我又分不出騎兵給你。」李陵說:「我只要五千步兵,就可直搗單於巢穴。」他便馬上認為李陵了不起,真的就讓他做前鋒。他就是這麼一個愛聽大話的人,這很像是從高祖劉邦以來的劉家家傳。

他愛說大話,就有人給他說大話。他剛即位,下了一道求才詔,宣稱要超常規地提升他們,一下子四面八方給他上書自賣自誇的人以千數。這其中有一個滑稽大王,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我叫東方朔,從小死了爹娘,靠兄嫂撫養長大。我十三歲開始讀書,只三年,所學的文史知識就足夠用了。十五學擊劍,十六誦《詩》《書》,一下子讀了二十二萬言。十九歲學孫(武)吳(起)兵法,熟知行軍布陣指揮之法,又讀了二十二萬言。合起來我東方朔已熟讀了四十四萬言了……我今年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眼亮如明珠,齒美如編貝。我勇敢像孟賁,敏捷似慶忌,廉潔如鮑叔,誠實賽尾生。像我這樣出色的人物,應該可以做天子的大臣了吧。我冒死把這些報告給您。

我們可以想像武帝讀這封「文辭不遜,高自稱譽」的自薦信時的表情。他一定是一邊讀,一邊笑。讀完了,他馬上就覺得此人了不起,把他留下來,讓他在巴士令那裡等待詔命。每月發給一袋粟,外加二百四十個零花錢。

可武帝此時不過才是個十六歲的小青年,貪玩誤事,過後他竟把東方朔忘了。東方朔等了很久,還不見任用他的詔書。這樣下去可不行。此時與他一同住在巴士令處的還有一群也在「待詔」的侏儒,東方朔嚇唬他們說,皇上準備把他們這些不能耕田不能打仗的人全殺了。侏儒們嚇哭了,東方朔又假裝好心地指點他們說:「等皇上車子經過這兒時,你們去向他磕頭求情。」過了沒多久,武帝的車子從這兒經過,這一班侏儒全都跑到馬路中間大哭,磕頭如搗蒜。武帝莫名其妙,問:「你們要幹什麼?」侏儒們說:「東方朔說皇上要殺我們。」武帝知道東方朔詭計多端,把他招來,問他:「你為何要嚇唬這些侏儒?」東方朔說:「我東方朔活要說,死也要說。侏儒們身長三尺,每月領一袋粟,二百四十錢;我東方朔身長九尺多,也是每月領一袋粟,二百四十錢。侏儒們撐死了,我卻餓死了。我的言論若可用,希望您把我和侏儒區別對待,不可用,您把我罷歸得了,不要讓我在這兒白吃長安的糧食!」武帝大笑起來,讓他待詔金馬門,可以接近皇帝了。

武帝和幾個術數家玩「射覆」,將一種叫「守宮」的蟲放在盆下蓋住,讓他們猜,他們都猜不中。東方朔自誇說:「我曾學習《易經》,我來猜。」他就裝模作樣地在地上擺蓍草,布下卦陣,嘴裏念念有辭:「說它是龍沒有角,說它是蛇又有足,善於爬牆能攀壁,不是守宮即蜥蜴。」武帝大叫一聲:「好!」拿來十匹絲綢賜給他,又讓他猜其它東西,他竟連猜連中,身旁的絲綢越堆越高,卻讓旁邊的另一個人越來越不服氣。

這人就是很受皇上寵愛的倡優郭舍人。這也是一個滑稽大王。他在旁邊看着東方朔連連得手,不禁醋意大發。他說:「東方朔太狂妄了,他只不過是僥倖猜中罷了。請允許我來讓東方朔猜。他猜中,我甘願被捶打一百下,他猜不中,請皇上也賜給我絲綢。」郭舍人把樹上的寄生物(大概是干菌之類吧),覆在盆下。東方朔說:「這是草結成的圓圈圈。」郭舍人說:「我就知道他猜不中。」東方朔說:「生肉為膾,干肉為脯;長在樹上是寄生,覆在盆下是圈圈。」皇上就讓倡伶們捶打郭舍人,舍人受不了疼痛,大聲呼叫,東方朔說:「嘿!嘴上沒有毛,喜歡叫嗷嗷,屁股翹得高!」郭舍人不服,又和東方朔斗暗語,舍人問,東方朔答,層出不窮,滔滔不絕,舉座大驚。武帝就此讓東方朔做了常侍郎,大得愛幸。

這就是東方朔接近皇上,走上朝廷的三步曲。

上中學時,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知道東方朔,覺得他是一個怪人,竟能認識一種叫「怪哉」的蟲,還知道用酒一澆,就化了。後來對他了解多了,才知道,他認識的東西還真多。有一次,建章宮後閣中突然跑出一個怪物,形狀像麋鹿。武帝跑去看,問左右大臣,沒有人認識這是什麼東西。於是大家就想起東方朔了,把他叫來認。東方朔看了看,說:「我認識。不過,得先請皇上賞賜我美酒好飯,我才說。」武帝說:「可以。」於是大家都等着他,他吃飽喝足,打着飽嗝過來了,卻又說:「某某地方有幾頃公田、魚池和薄葦地,望陛下把它賜給我,我才說。」武帝說:「可以。」這樣他才開了尊口:「這就是騶牙嘛,這可是個好兆頭哩,如果遠方有人來歸服,騶牙就先出現。它的牙齒前後一樣,大小相等,排在一起像沒有牙一樣,所以叫騶牙。」

很顯然,這是他自己根據這個動物的特點胡謅的,反正別人都不認得。他倒乘機大撈了一筆。也真是運氣,一年後,匈奴混邪王帶領十萬眾來降漢,似乎應驗了他的胡說,漢武帝又再賞賜他很多錢財。

他也喜歡故作怪誕,以引注目。他與武帝之間的談話,大多都是寓言、卮言、無端崖之辭和謬悠之說,這大概是他的處世之道吧?

有一個夏天,武帝賜侍從大臣肉。按照規矩,肉由一個專門的官員以皇帝的名義分賜給大家。可那天大臣們到了宮殿,看見肉在那兒,分肉的官員卻遲遲不出來。東方朔等得不耐煩,拔出寶劍,自割一塊,掂上就走。那分肉官知道後,奏明皇上,要皇上懲辦東方朔不敬之罪。武帝召來東方朔,批評他一頓,東方朔摘了帽子,趴在地下賠不是。武帝知道這傢伙滑稽,說:「先生起來,自己罵自己讓我聽聽。」東方朔就站起來,數落自己的不是: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漢風烈烈起南洋》《金手指是深宮老嬤[紅樓]》【盤錦大有小說】《無限旅遊團》《苟在修真世界》《凡人:風雷靈根,娶妻陳巧倩》《落崖三載後》《壞了,被蛇蠍美人撿漏了》《修仙:我在現代留過學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