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李爾王》:戲劇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悲劇
〔英國〕威廉·莎士比亞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年)是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許多詩歌。
莎士比亞出生在英格蘭的一個小鎮,少年時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輟學。成年以後到倫敦謀生。當過劇院的打雜工、演員和編劇等,最後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而成就了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輝煌。
莎士比亞戲劇按時代、思想和藝術風格的發展,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他的主要作品有《理查三世》(1592年)、《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年)、《威尼斯商人》(1597年)、《哈姆雷特》(1601年)、《奧賽羅》(1604年)、《李爾王》(1606年)和《麥克白》(1606年)等。莎士比亞戲劇對後代作家的影響極為深遠,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背景介紹】
由於從事戲劇創作和演出的工作在當時還屬於不入流的低級職業,因此現存有關莎士比亞的生平資料極少,這使得有些人甚至開始懷疑是否真有莎士比亞這一人物的存在。有人推測出這些劇作可能是培根所寫,支持這種說法的有馬克·吐溫和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等。還有人認為這些作品都是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一位才子馬洛所作,可惜一直未能找到確切的證據。因此,有關這些作品著者的具體真相,恐怕還有待於研究的繼續深入。然而無論如何,莎士比亞的作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備的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亞全集》。1984年選舉世界十名偉大作家時,莎士比亞名列第一。這些都說明莎士比亞是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他被譽為「奧林匹亞山上的宙斯」。英國還有句諺語說:「寧可不要一百個印度,也不能沒有莎士比亞。」由此可見莎士比亞的影響力。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文學上首屈一指的代表,他創造的戲劇人物豐富多變,各有風采,劇情生動,扣人心弦,引人入勝,直到今天,只要有莎士比亞的劇目上演,觀眾必然會如潮水般擁入劇場。而且莎士比亞還是一名出色的語言大師,語言既有口語的活潑,又有散文的輕快和詩歌的優美,其中還蘊涵着深刻的哲理。
【內容概述】
李爾王是英國的國王,他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可媛嫁給亞爾巴納公爵為妻;二女兒李妮嫁給康威爾公爵為妻;可蒂莉是個妙齡女子,有法國國王及白根兌公爵在追求,他們為了求婚方便,住在李爾王的宮裡。
李爾王已八十幾歲,已不想再處理政事了,於是召喚三個女兒前來,想問問看誰最愛護他,以便將王國傳給她。
長女可媛說著,她對父王的愛無法用言語表達,她愛他勝過她自己的眼、生命及自由,於是李爾王將國家的三分之一財富留給她。
二女兒說道,她對父王的愛勝於大女兒的一切,他還舉了許多例子來證明她對父王的愛,於是李爾王開心的又把三分之一的國土贈與她。
三女兒可蒂莉不會說假話,只是答道,我愛您,着實依附她的本分,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李爾王生氣地回答,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了,我會好好的仔細思考你的話,並且你要好好彌補你說的話,不然你要損害你的命運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全民星海時代》《從泰坦尼克號開始》《誰讓他修仙的!》《我娘四嫁》《洞中避難所》《大道之上》《競選神明》【新搜讀】《陰影帝國》【花瓣小說】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啟迪世界的100部文學作品(上)》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