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華北上空的烏雲
--中國和日本簽訂《秦土協定》1935年,日本侵略軍在侵佔中國東北三省之後,進一步地向中國華北擴張。
1935年5月29日,日本關東軍借口中國當局援助義勇軍進入灤東非武裝區,又借口天津日租界兩個報社社長被殺,向何應欽提出:中國撤退在天津和河北的駐軍,撤銷黨部和軍事委員會,將河北省主席于學忠撤職等無理要求。
日軍還從東北調遣大軍入關,駐天津日軍竟派出裝甲車、炮兵隊到河北省政府和北洋大學示威,揚言不接受日本要求,要採取「自由行動」。
日本侵略者劍拔弩張、咄咄逼人,脅逼中國當局接受其無理要求。
何應欽對於日方的無理指責和肆意恫嚇,絲毫不敢抗爭,表示凡在軍分會職權範圍的事當努力處理,余則請示中央。
當時,南京政府正不遺餘力地對長征途中的中國工農紅軍實行追擊堵截,蔣介石則傾注全力在貴州、四川等地「督剿」,對日本所提要求,大都一一照辦。
5月31日,國民政府電令將河北省政府由天津移往保定,將河南省主席于學忠和天津市市長張延諤撤職。
但日本侵略軍還不滿足,要求取消河北省境內一切黨部和撤退軍隊,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及活動。
國民黨政府再次屈辱讓步,關閉了國民黨在河北省的黨部,並將在長城戰中反擊過日寇的第二師、第二十五師等中央軍調往陝西、河南、安徽等地。
河北事件尚未了結,日寇又挑起張北事件。
5月30日,有4名日本特務潛入察哈爾境內繪製地圖,路經張北縣城北門,態度蠻橫,拒不交驗護照,強行通過,被守城中國軍隊扣留。國民黨察哈爾省主席宋哲元聞訊後即令釋放。日本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以日本士兵在張北受到中國軍隊侮辱和威脅為借口,大做文章。
日方立即調動軍隊駐屯察哈爾邊境,派飛機在北平上空示威,提出種種要挾。國民黨再一次屈服,與日本簽訂《秦土協定》。接受了日本的條件:撤去察省主席宋哲元職務,第二十九軍撤出察東一帶,成立察東非武裝區。
就這樣,察哈爾的主權也被葬送。
在四川峨眉山籌辦軍官訓練團、一心打內戰的蔣介石,於7月28日邀歸國述職的駐日大使蔣作賓前往晤談,囑其向日本政府傳言。蔣作賓遂通過新聞報道表示:「中國政府不因一些不愉快的事件而變更改善中日外交的政策。」
這是目前為止,蔣介石面對日寇侵略華北的態度。日本關東軍為了攫取華北,所策劃的陰謀大致分為3個步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改變世界的100個條約(上)》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