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30西方列強侵華的序幕
--中國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奧租界條約》德國雖然在甲午戰後取得了借款權,並且在天津和漢口兩地取得了租界地,但是,它還沒有滿足。它一直希望能在中國的沿海地區取得一個穩固的據點。為此,它曾向清政府多次交涉,都沒有獲得成功。1896年8月,德國遠東艦隊司令、海軍上將蒂爾匹茨在中國的沿海進行考察,他得出結論,認為山東半島的膠州灣最宜於建立海軍基地,於是向德皇報告,請求出兵加以佔領。天津的德籍海關稅務司德璀琳附和於他的意見,他們向德皇威廉二世報告說,膠州灣有着優越的自然條件,港灣良好、附近的物產豐富、交通便利,同時又是渤海的門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建議德皇拿定主意迅速佔領。於是威廉二世下定決心,製造事端,趁機佔領,然後再強迫清政府承認既成的事實。德國的首相霍亨洛也告訴威廉:「我們要想佔領中國的膠州灣,唯一可循的途徑是等待中國人給我們提供可資報復的借口,然後我們即抓住時機,強行佔領膠州灣,用它作為一個抵押,然後再同中國人交涉,割讓該地。而且根據過去兩年的經驗,利用在華傳教士和教官的問題,我們不難在不久的將來得到這樣的機會。」
霍亨洛果然沒有料錯。1897年11月1日,德國的兩名傳教士在山東曹州被殺,曹州教案發生。五天之後,消息傳到威廉二世的耳中,他喜不自勝地道:「中國人終於給我們提供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理由和事件,我們現在可以理所當然地出兵了,我決定立即動手。」山東南部天主教德國主教安治泰這時也恰在柏林,他也向德國外交部建議說:「現在我們正好利用這一次機會佔領膠州,因為它對我們來說,在各個方面都是最好的、最能發展的據點。」於是,威廉下令德國遠東艦隊從吳淞口駛往膠州灣。同時,為了取得俄國人的支持,他還向尼古拉二世探詢道:「由於日前在中國山東發生了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的事件,我決定把本國的遠東艦隊派往膠州灣,不知您對此有何意見?」尼古拉做了模稜兩可的回答說:「對您派遣德國艦隊去膠州灣的命令,我不能表示贊成或者是不贊成,因為我不久前才知道,這一港灣曾在1895至1896年間歸於我們使用。」
14日,德國艦隊駛入了膠州灣,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砍斷了清軍的電話線、搶佔山頭要隘、挖溝架炮。膠州守將章高元要求抵抗,但是清政府卻命令道:「敵情雖迫,朝廷決不動兵。」要求中國守軍不可輕啟兵端。這樣德國人輕而易舉地佔領了膠州灣沿岸各地。
清政府已被列強各國打怕了。在曹州教案發生後,清政府即向各國政府表示:對於這一事件的處理,一定保證使德國人滿意。但是各國政府卻向清政府表示:它不能滿足於一般性質上的要求,因為它具有着特殊的意義。15日,威廉二世召開了御前會議,決定向中國盡量提出苛刻的要求,務使清政府無法接受,這樣就能使得他們有理由長期佔領。於是,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秉承德皇的意旨向清政府總理衙門提出了六項要求:
一、將山東巡撫李秉衡革職、永不敘用;
二、在曹州、濟寧、巨野各建立一所天主教堂,賠償被害教士的損失;
三、在巨野等七處各為傳教士建住房一所;
四、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五、中德兩國合資成立德華公司,修建山東全省鐵路,開採鐵路附近礦產;
六、德國辦理此案費用,全由清政府負擔。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