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改變世界的100個條約(上)
  4. 29 濱洲、濱綏鐵路的來歷
設定

29 濱洲、濱綏鐵路的來歷

29濱洲、濱綏鐵路的來歷

--中國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中俄禦敵互助條約》在清朝與西方列強所簽訂的諸多不平等條約中,《中俄禦敵互助條約》(即《中俄密約》)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從1896年開始,這一條約居然保密了28年之久。直到1924年,前蘇聯政府才予以公布。

在該約簽訂前後,各國政界、輿論界一度紛紛傳言,猜測其中內容,然而其中真相,絕非外界所能得知。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紫禁城,俄軍曾將密藏在慈禧卧室保險櫃的這份密約劫走,隨即悄然完璧歸趙。

1910年,清朝政府駐英國公使、李鴻章之子李經方,曾經非正式地向倫敦報界透露過此密約的存在,隨後又加以否認。

1921年,北洋政府代表在參加華盛頓會議時,曾經將此密約摘要宣讀,仍未全部公布。

這個似真亦幻、忽有忽無、撲朔迷離的密約曾引起了多少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密切關注,也勾起了多少新聞界、輿論界人士的好奇心。何以至此呢?李鴻章訪俄及歐美諸國回來後,曾吊人胃口地大言:「二十年無事,總可得也。」

李鴻章歷訪歐美五國,拜會各國首腦,公開簽訂了幾個微不足道的協議,若無事關重大的《中俄密約》存在,豈敢誇下如此海口!

19世紀80年代,沙俄為確立在東亞的霸權地位,竭力試圖打開一條通往太平洋的道路。沙皇尼古拉二世雄心勃勃地稱:「在東亞確立俄羅斯的勢力,正是我們統治的課題。」

為達到這個目的,沙俄採取了一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行動,修築從莫斯科到海參崴橫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鐵路。

1894年,西伯利亞鐵路已修至外貝加爾地區,出現了這樣一個新問題,即沙俄財政大臣維特所說的:「這條鐵路朝什麼方向往前修?」

很顯然,從赤塔以東,按原修築計劃,鐵路將沿石勒河和黑龍江北岸曲折向前,至伯力以後,再順烏蘇里江東岸向南,直抵海參崴。該路將繞一個大圈,而且地形複雜,荒無人煙,施工難度大。沙俄處心積慮地想要一條快捷的鐵路線,就是中東鐵路,原稱「中國東方鐵路」,又名「支清鐵路」或「東省鐵路」,簡稱「東鐵」。

修築中東鐵路,具有諸多優點:它比原計劃縮短了1000公里,節省費用,運輸快捷;中國東北,地勢平坦,人口稠密,易於施工;更重要的是該路所具有的重要戰略價值,誠如維特曾上奏沙皇所說:

「從政府及戰略的方面來看,這條鐵路將有這種意義,它使俄國能在任何時間內、在最短的路上把自己的軍事力量運到海參崴及集中於滿洲、黃海海岸及距中國首都的近距離處。」

維特還宣稱:

「瓜分中國為之不遠,而西伯利亞鐵路將給我們在這場瓜分中帶來機會。」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改變世界的100個條約(上)》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