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極端複雜的中式餐飲
與西式餐飲相比,中式餐飲更加複雜。這直接導致中式餐飲的標準化、同質化、規模化的難度極為巨大。
中式餐飲有着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儒家典籍《論語》中,「食」字與「吃」字就出現了71次,而孔子最為推崇的「禮」字,也不過是出現了74次,可見中國人對「吃」的高度重視。《論語》中孔夫子的那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名言更是代代相傳。
中國的幅員遼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均各不同,從而在飲食烹調、菜肴品類上形成了不同的風味。到了清代初期,形成了魯、蘇、粵、川等四大菜系。
1.spanclass="zy20"魯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京津等北方地區的風味菜/span;
2.spanclass="zy20"蘇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江/span、spanclass="zy20"浙/span、spanclass="zy20"皖等地區的風味菜/span;
3.spanclass="zy20"粵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閩/span、spanclass="zy20"台/span、spanclass="zy20"潮/span、spanclass="zy20"瓊等地區的風味菜/span;
4.spanclass="zy20"川菜/span:spanclass="zy20"包括湘/span、spanclass="zy20"鄂/span、spanclass="zy20"黔/span、spanclass="zy20"滇等地區的風味菜/span。
後來,四大菜系進一步分化演進,到了清朝末年,原來的四大菜系又分立出浙菜、閩菜、湘菜、徽菜而成為「八大菜系」,以後再增加了京菜和滬菜,又有了「十大菜系」的說法。但不論是「四大」、「八大」,還是「十大」,都不過是一種概略的說法,實際上,全國範圍內有多達數萬種的地方風味菜。
每一種地方風味菜式中又有着紛繁萬千的細微差異。比如,川菜中的辣,即有麻辣、酸辣、香辣、原辣之分,口味則分紅油型、麻辣型、酸辣型、糊辣型、椒麻型、椒鹽型;「辣」的「香型」更包括醬香型、五香型、甜香型、香糟型、煙香型、咸鮮型、荔枝型、糖醋型、薑汁型、蒜泥型、芥末味等。這其間的排列組合,演化無窮。正所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各種地方風味菜式的招牌菜往往有着瑣碎複雜的工藝流程。
比如,包子應該算是很普通的中式餐點了,但徽菜名家、中華老字號同慶樓的小籠湯包,從購買材料到成品出屜,要經過12個小時以上,十幾道傳統手工藝。僅僅湯汁的製作,就要用豬皮等材料熬制至少4個小時。如果食客在同慶樓吃這種小籠湯包,服務員還會告訴你一首小歌謠:「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最後一口吃光光。」
在東方既白的菜單上也有各類包子供應,如魚香肉絲包、梅菜扣肉包、嫩筍鮮肉包等。當然,這些包子的出籠可不能像同慶樓的小籠湯包那樣,整個製作流程在12小時以上,而是必須不折不扣地遵循「90秒」鐵律。那麼,如果這兩者要比拼口味,東方既白的勝算幾何呢?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快眼中文網】《從行星總督開始》《華娛調教師》《十九世紀女裁縫》《高武紀元》《守寡後我重生了》《撈屍人》《我有存款一萬億》《穿進同人文懷了影帝的崽》《了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