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中國經濟改革進程
  4. 2.4 市場社會主義對中國改革的後續影響
設定

2.4 市場社會主義對中國改革的後續影響

吳敬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spanclass="xx1"2.4市場社會主義對中國改革的後續影響/span

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失利引起的一個始料未及的結果是,這一改革的缺失演化成了反對市場取向改革的理由,甚至導致了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思想回潮。一部分黨政幹部和經濟學界人士認為,當時出現的經濟困難就是由於改革過分強調市場規律的作用和企業的自主經營,削弱了國家計劃造成的。

首先受到衝擊的,是一直倡導發展商品經濟的老資格經濟學家薛暮橋。

1980年初夏,時任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顧問的薛暮橋為體改辦起草了一份題為《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的文件,提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經濟,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佔優勢,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商品經濟。我國經濟改革的原則和方嚮應當是,在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佔優勢的條件下,按照發展商品經濟的要求,自覺運用價值規律,把單一的計劃調節改為在計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薛暮橋在1980年9月召開的各省市區第一書記會議上就這個《意見》作說明時說:「所謂經濟體制的改革,是要解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應當建立什麼形式的社會主義經濟的問題,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方向。將來起草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規劃,是一部『經濟憲法』。」薛暮橋起草的《意見》,得到了胡耀邦等領導人的支持,但是這種想法並沒有最終形成政府的決定。

但從1981年開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論」遭到了批評。薛暮橋後來回憶,1981年4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整理了一份材料,按照對計劃和市場的態度,將經濟學家劃分為四類。薛暮橋和林子力等人因認為社會主義經濟應當是商品經濟,強調市場調節而被劃在「第四類人」中。從1981年第二季度起,一些人公開批評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的觀點,反對把「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作為體制改革的指導方針,強調從總體上看社會主義經濟不能是商品經濟而只能是計劃經濟。他們說,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提法也不對,因為它的「落腳點仍然是商品經濟,計劃經濟被抽掉了」。他們強調計劃經濟的基本標誌是指令性計劃,指令性計劃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在生產的組織和管理上的重要體現,如果按商品經濟的原則進行改革,忽視或者否定指令性計劃,同社會主義制度不能相容。他們認為,1979~1980年國民經濟調整計劃受到衝擊,原因就在於過分削弱了指令性計劃,動搖了計劃經濟,過多提倡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

在為預定於1982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二大起草中央委員會向代表大會的報告的過程中,起草小組負責人胡喬木組織起草小組的幾位成員給自己寫了一封信,對主張在中國建立商品經濟的觀點進行批判。信中說:「在我國,儘管還存在着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但是決不能把我們的經濟概括為商品經濟。如果做這樣的概括,那就會把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之間共同佔有、聯合勞動的關係,說成是商品等價物交換關係;就會認定支配我們經濟活動的,主要是價值規律,而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和有計劃發展規律。這樣就勢必模糊有計劃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和無政府狀態的資本主義經濟之間的界限,模糊社會主義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區別。」因此,「把社會主義經濟概括為商品經濟或者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國家計劃主要管所謂『宏觀經濟』,『微觀經濟』即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主要由市場調節」,「主張把所有企業都變成獨立的經濟實體等觀點都是不可取的。」

紅旗出版社編輯部收集1981~1982年期間發表的文章,出版了《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文集(第一輯)》。編者在該書《前言》中作出的結論是:「實行指令性計劃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基本標誌,是我國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在組織上和管理上的重要體現。完全取消指令性計劃……取消國家對骨幹企業的直接指揮……就無法避免社會經濟生活的紊亂,就不能保證我們的整個經濟沿着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美食:美食系神豪》《港島風雲再起》【破趣閣】《綠茶女配有什麼壞心思呢》【讀趣閣】【夢琪小說】【四九看書】《和無數個我互相幫助》《從機械師開始無限轉職》《撞星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