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戰列艦與巡洋艦傳奇
  4. 第二十九節 中國「重慶」號巡洋艦
設定

第二十九節 中國「重慶」號巡洋艦(1 / 2)

第二十九節中國「重慶」號巡洋艦

簡介

「重慶」號輕巡洋艦原名「阿羅拉」號,是「阿瑞圖薩」級輕巡洋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政府為抵償香港英國當局代為保管中丟失了的中國6艘港灣巡邏艇將其移交中國政府。1949年2月25日起義。

「重慶」號輕巡洋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政府送給中國政府的一艘著名軍艦。它原來的名字為Aurora號。以往許多書籍中,常將其譯為「震旦」號。

當年停泊在香港的「重慶號」巡洋艦年,香港學者馬幼垣注意到這個譯名不妥,他指出本艦及其另外三艘同型艦均以神話女神取名。Aurora音譯「阿羅拉」,為羅馬神話曙光女神的名字。查Aurora為Arethuse級輕巡洋艦,Arethuse通譯「阿瑞圖薩」,是希臘神話中的林中仙女,後來化為一泓著名的泉水,故也有將其譯為「林仙」號、「水神」號的。

另外兩艘軍艦為Galatea和Penelope,前者「格拉蒂婭」,也是希臘神話中的海仙,後者「帕涅羅珀」,是荷馬史詩中大名鼎鼎的奧德修斯的忠實妻子,倒不能算作神祗。一些海軍史文章,將該艦譯作「佩內洛普」,雖然沒有大錯,卻沒有體會到英國軍艦命名時的西方文化意味,如同前述的「震旦」譯名一樣,存在着過於簡單的缺陷。應該說,這些女性的名字,在我國西方文學翻譯界已有約定俗成的譯法,在翻譯外國艦名時,應該注意到這些特點。

送給中國的「阿羅拉」號,是英國海軍中第九艘以此名字命名的軍艦。1960年代,英國在「利安德」級護衞艦中,又重新命名了「帕涅羅珀」、「阿羅拉」、「格拉蒂婭」和「阿瑞圖薩」號。這批軍艦,先後在90年代退役。

還值得一提的是,在十月革命中炮轟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其英文譯名也是Aurora,這是一艘俄國的「曙光女神」。

軍艦參數

「阿瑞圖薩」級輕巡洋艦,是「安菲翁」級輕巡洋艦的後繼艦。「安菲翁」後來賣給澳大利亞,改名「珀斯」,故也稱為「珀斯」級。

「阿瑞圖薩」級長154.22米,寬15.54米,吃水5.03米,與「重慶號巡洋艦舉行接收典禮時降英國海軍旗珀斯」級相比,艦體縮短17米。4台帕森斯透平主機,分裝在兩個機艙內,每台功率11767千瓦,共47071千瓦。滿負荷最高航速31節。4座Admiralty3鼓式燃油蒸汽鍋爐,分裝於兩個鍋爐艙中。四槳單舵,螺旋槳的直徑為2.95米。輔機系統有狄塞爾內燃機直流發電機和柴油發電機各2台,總發電量1000千瓦。滿載燃油1250——1325噸,續航力4000海里。標準排水量5220——5270噸,滿載排水量6665——6715噸,中國方面一些資料後來記錄的「重慶」號的滿載排水量為7200噸。

「阿瑞圖薩」級建成時前後桅杆均為單較腳桅,1941年進行改造時,為了在桅上加裝雷達等電子設備,故將前後桅下端改為桁架式三角桅,以增加強度。

武器裝備

該艦彈藥艙厚度為25.4—76.2毫米,水線帶57.15毫米,艙壁和炮塔均為1英寸。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