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戰列艦與巡洋艦傳奇》最新章節。
第二十八節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
概述
妙高級重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萬噸級巡洋艦。由日本海軍著名的軍艦設計師平賀讓主持設計完成,隨後出訪海外8個月,由藤本喜久雄接替負責。
妙高級同型四艦:妙高號、那智號、足柄號、羽黑號。按照日本帝國海軍軍艦的命名規則,妙高級巡洋艦的艦名取自山的名稱來命名。於1923年開工,1929年相繼加入現役。
率先開工的妙高號建造進度反而落後於後續開工的那智號,1928年那智號率先完工並在日本昭和天皇加冕典禮觀艦式亮相,所以也一度依完工順序被稱為那智級。
妙高級重巡洋艦在限定艦艇噸位的情況下儘可能確保火力以及航速方面的優勢,以其強大的火力受到海軍列強矚目,英國海軍甚至打算交換妙高級的設計資料。妙高級的設計也影響了後來日本海軍重巡洋艦設計,成為後續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的設計樣本。
概況
妙高級繼承了之前建造的古鷹級和青葉級的設計思想,設計上強調火力和航速的特點。妙高級為了追求高航速艦體採用了較大長寬比。艦艏是日本海軍特有的雙曲線型,艦艏有明顯的舷弧,兩舷側明顯外張,提高耐波性能。前煙囪向後曲折遠離艦橋,減小排煙對艦橋的影響。
裝備雙聯裝20厘米口徑主炮炮塔5座,艦橋之前安裝3座主炮炮塔,中間炮塔安裝在高出其前後炮塔的位置上,呈金字塔狀排列,第3號主炮塔炮口朝後。艦體後部兩座主炮炮塔,呈背負式布置。炮塔防護甲板外側安裝薄鋼板,與防護甲板之間留有空隙,避免受陽光照射導致炮塔內溫度過高。
艦內裝6座雙聯裝61厘米口徑魚雷發射管。在後桅與後部第4主炮塔之間上甲板設置水上偵察機彈射器。動力系統採用高、低壓蒸汽輪機。防護標準按照抵禦6英寸口徑炮彈直接命中的標準設計,為了增加防禦效果艦體側舷裝甲採用傾斜布置。妙高號、足柄號設有艦隊旗艦的設備,而那智號和羽黑號則是設有戰隊的旗艦設備。
妙高級在火力和航速方面十分突出,日本海軍為了追求單艦的威力優勢甚至不惜採用隱瞞的手段超出條約對排水量的限制(當時締約國利用條約的漏洞在排水量方面作文章的現象屢見不鮮),儘管如此建成後重量還是超出計劃。
日本海軍一貫追求加強武備以單艦質量求勝的理念,這樣穩定性、結構強度也受到影響,但是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直到1935年發生了史稱「第四艦隊事件」的重大事故後,才進行了艦體強度的加強。
妙高級於1931年開始進行改裝,將主炮口徑由200毫米增大到203毫米,炮彈重量由110公斤增至126公斤,威力增強。
從1935年到1940年期間進行了兩次大的改裝,改進了魚雷發射裝置,改裝4座四聯裝魚雷發射管,並將發射裝置由中甲板挪到上甲板,遠離了輪機艙,減少因其爆炸帶來的損害。加裝了高射炮增強防空火力;更新航空設備,在後煙囪與第4炮塔之間的上甲板增設遮蔽甲板作為航空甲板,彈射器由一座改為左右兩舷各一座;對艦體進行加固,增加艦體水下隔艙;安裝新型火控設施。在歷經第一次,第二次的改裝之後,排水量增加,而最高航速相對的降低了。
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妙高級為抗擊美軍空襲,加強防空火力,並在後桅頂部加裝13號雷達。
服役簡歷
妙高級建成服役後編入新成立的第四戰隊。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妙高級運送陸軍前往中國。足柄號1937年代表日本海軍前往歐洲參加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加冕典禮的觀艦式。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妙高級運送陸軍前往中國上海,加入侵華戰爭。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妙高級編成第五戰隊,參加進攻東南亞的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作戰。1942年1月15日妙高號被美國B—17轟炸機的一枚炸彈擊中前炮塔受傷。
1942年2月在泗水海戰中,以那智號和羽黑號為首的日本艦隊重創美、英、荷、澳等國海軍組成的多國艦隊,擊沉了盟軍兩艘巡洋艦。3月妙高號和足柄號截擊突圍盟軍艦隊,擊沉了英國海軍重巡洋艦埃克塞特號。
妙高號、羽黑號連續參加了印度洋作戰,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在中途島海戰中,那智號擔任北方阿留申群島攻略部隊的旗艦。那智號此後一直在北方的第五艦隊作戰,1943年3月為阿圖島運送部隊護航時那智號重創美軍鹽湖城號重巡洋艦。
1943年足柄號移轉到第五艦隊。1943年11月2日妙高號、羽黑號參加了南太平洋布干維爾海戰,妙高號被驅逐艦初風撞傷,在羽黑號護衞下退出戰場。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