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化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化瑰寶《蒙娜麗莎》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截止1991年底,全世界先後已有200多部研究這幀名畫的專著問世。僅西班牙、英國、法國就有上兆名學者彈精竭慮,年復一年地探討《蒙娜麗莎》的神秘之笑。
關於蒙娜麗莎的微笑,幾個世紀以來,曾像謎一樣引起人們猜測:有的把它說成是「謎一般的微笑」、「神秘的微笑」,有的把它說成是「妖惑的微笑」、「邪氣的微笑」。
蒙娜麗莎到底在笑什麼呢?她為什麼發笑?是樂師的努力使她高興?或是笑一個畫了一千多天還沒畫完的藝術家那份不匆忙的勤勉?或者那不只是蒙娜麗莎的微笑,是女人,所有的女人,對男人說:
「可憐熱情的愛人!一股自然的力量持續不斷地用你們對我們肉體的渴求來燃燒你們的神經,用一個對我們的魅力加以相當不可理喻的理想化來軟化你們的頭腦,使你高背抒情詩,但卻用成就來抵消你們的快樂,而所有的一切可能使你們被擲入為人父的狀態!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嗎?但是我們都一樣被誘惑了,我們女人比你們為你們的迷戀付出更重的代價。現在,可愛的傻瓜!我們所要的只是快樂,而當我們被愛時,生活得到了補償。」
或者蒙娜麗莎帶有的微笑只是對達·芬奇的微笑,笑他內向的性格幾乎沒有勇氣去輕輕觸摸一下女人的心。
無論怎麼說,正是她的微笑——在雙眼中一道初生的閃光,她在雙唇上的一種愉快、抑制而微微上揚的曲線,使她幸運地流傳了好多世紀。
這幅被世人視為奧秘、神奇的畫卷現被法國國立美術博物館收藏,懸掛在盧浮宮的一間正方形大廳內。它一直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參觀者1990年達400萬人次,1991年增至634萬人次。
《蒙娜麗莎》原幅為077×053米。它和它的創作者經歷不凡,飽嘗了酸甜苦辣。
公元1515年至1544年,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率領法國封建主越過阿爾卑斯山,對比鄰的意大利進行了劫掠性遠征。弗郎西斯一世曾4次派人高價向達·芬奇購買《蒙娜麗莎》,但均遭婉言拒絕。
1518年,念念不忘《蒙娜麗莎》的弗朗西斯一世第5次派出心腹去達·芬奇寓居地——法國聖克盧,軟硬兼施,出價3萬枚金幣,向病榻中的繪畫大師收購此畫。但達·芬奇不忍心與自己的得意之作分離,他移身下床,向買畫人說明不賣的緣由,跪求寬恕。這才免遭殺身之禍。隨後,達·芬奇便隱姓埋名,拖着病體飄泊流離,次年便與世長辭了。
6年後,幾經輾轉的《蒙娜麗莎》終於返回故鄉。被意大利米蘭市博物館收藏。後來,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又成了此畫的主人。這位國王將它懸掛於「家訓堂」,並令女兒整天模仿畫面上的笑容。
拿破崙則將《蒙娜麗莎》掛在卧室之內,每日早晚要獨自欣賞多次,有時面對畫中人竟然佇立一天半日,迷得忘卻一切。
法國已故總統戴高樂——遇有棘手問題或心情不寧時,便驅車前往盧浮宮賞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他從《蒙娜麗莎》展廳走出來時,原先的煩惱早已蕩然無存,顯得滿面春風。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