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聽的語文之謎》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仙字」之謎
福建省南部山清水秀的華安縣境內,九龍江的支流汰溪日夜奔騰。在溪口入江處附近高達30餘米的懸崖峭壁上,約有20個字形奇異的石刻文字,它們散布在5個地方,依稀可辨。這是我國南方少見的古代象形石刻文字。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學士無從破讀,視其為「仙字」。「仙字」的所在地也因此被稱為「石銘碑」、「仙字潭」。現有資料顯示,至遲在唐代,華安「仙字潭」的「仙字」就已為世人所見。唐、宋以後,許多文人騷客接踵而來,但面對「仙字」,他們依然無從認識,只能留下一些諸如「有文縱橫如篆書」、「蟲文寫篆不可識」之類的感嘆吟唱。
1915年,嶺南大學教授黃仲琴先生隻身來到華安「仙字潭」考察,從此打開了科學考察「仙字」之謎的大門。1957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員為「仙字潭」的「仙字」逐一做了拓片照相記錄,並發表了調查報告,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材料。他們經過考察得知,這些所謂的「仙字」,其實都是鑿刻在「仙字潭」摩崖石壁上的象形文字。字體大的長70餘厘米、寬20餘厘米,小的長10餘厘米、寬僅幾厘米。它們都保留着原始古樸的象形表意形態,個別的雖與甲骨金文或蝌蚪文有所類似,但又不盡相同。其形狀有的像揮動雙手的鬥士,有的像鼓腹挺立的女性,有的像引頸待誅的俘虜……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馮志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