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金屬之母——鈦礦
1795年,德國化學家馬丁·克拉普羅斯,借用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之子的名字「泰坦」命名鈦。由於鈦強度大,重量較輕,抗腐蝕,既耐低溫又耐高溫,因而成了製造火箭、人造衞星、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理想的「空間金屬」材料。
鈦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64%,僅次於鋁、鐵、鎂,而占第4位,比銅、鉛、鋅、錫等常用的有色金屬元素含量的總和還要多好幾倍。在已勘探的800種礦石中含鈦的就有784種。所以說,自然界中不含鈦元素的礦石是很少的。提煉鈦的主要工業礦物原料是金紅石、鈦鐵礦、鈣鈦礦、鈦磁鐵礦和銳鈦礦。金紅石的成分是二氧化鈦。晶體呈粒狀或針狀,常見有膝狀雙晶,集合體為粒狀或緻密塊狀。褐紅色或棕紅色,金剛光澤。比鐵硬而比水晶軟。比同體積的水重4.3倍。原生礦產於變質岩中。我國湖北省棗陽縣,河南省西峽縣、方城縣,陝西省商南縣等發現了大型(超過20萬噸)金紅石礦。
最重要的原生鈦礦床工業類型是釩鐵磁鐵礦礦床。四川省西南部的攀枝花有一個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含釩鈦磁鐵礦,它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之一。礦床長幾十公里,寬幾公里,礦床總厚幾十米到二三百米不等,二氧化鈦含量3~16%。除鐵、鈦、釩之外,還伴生有鉻、銅、鈷、鎳、鎵、錳、磷、硒、碲、鈧及鉑族元素。簡直是一座百寶山。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地球知識篇(下)》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