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和珅:帝王心腹
  4. 第二回 喪父成孤巧悅繼母,優入官學蒙受師冤
設定

第二回 喪父成孤巧悅繼母,優入官學蒙受師冤(1 / 4)

《和珅:帝王心腹》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第二回喪父成孤巧悅繼母,優入官學蒙受師冤

自努爾哈赤建清,入關一百年來,歷經順治、康熙和雍正三代的勵精圖治,到了乾隆,已達鼎盛。康熙帝從親政開始,為了長治久安,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發佈一系列惠民的詔諭,宣布停止「圈地」,實行「更名田」,將原來藩王的土地歸耕種人所有,鼓勵墾荒,促進社會生產與發展。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淮河、永定河,多次親臨現場視察。改革賦役,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賦,人丁發展興旺,為「康乾盛世」打下基礎。雍正帝統治時期,從實際出發,一改康熙後期寬仁的做法,以「猛嚴」的作風,懲治各種弊端,全國出現政治一新的景象。雍正立志以勤先天下,各種奏章,都要深思熟慮,親自批閱,往往工作到深夜。他重視整頓吏治,採取措施粉碎朋黨,對八旗大員進行各種限制,嚴懲貪官污吏,政風為之一新。雍正用人才選拔也非常務實,不拘一格,比如鄂爾泰、田文鏡、李衞這些人都不是科舉出身,而且地位低微,但因能力超群、富有經驗,都被提升為封疆大吏。實行開豁「賤民」,廢除人身依附關係,緩和了社會矛盾,促進生產。雍正統治七八年後,當時戶部的庫銀可供二十年之用。

有先帝的煌煌政績在先,志向遠大的乾隆自然不敢疏怠。他採用寬嚴結合的政策,「罷開墾、停捐納,重農商、汰僧尼」,緩和其父統治時期的階層矛盾。繼續興修水利工程,治理黃淮,興建海塘,遇有災荒之年,政府借貸災民口糧、種子,只要按期歸還,不收利息。由於手工業生產有極大發展,製鹽、冶鐵、冶銅、採煤、紡織、陶瓷和造船行業,比前代均有長足進步,因而商業活動也特別活躍,皇商、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秦商、江右商人,以及吳越商人集團都十分活躍,幾乎壟斷了國內外的商貿往來。如此盛世,讓乾隆雄心勃勃,更重要的是,他統治的是一個疆域廣闊,世上少有的帝國,版圖之大,北至恰克圖、南到南海諸島、西始蔥嶺巴爾克什湖,東至黑龍江庫頁島。為此,邊疆治理亦是他重視的的問題,加強了對新疆蒙古厄魯特四部、回部與西藏的統治管理。

乾隆一生對祖父康熙極為崇拜,在自己統治一個繁榮廣大的帝國之後,也想像祖父一樣親自巡視自己的國土,特別是富商雲集、繁華如夢的江南地區。聖祖康熙曾經六次南巡江浙,這讓乾隆頗為神往,乾隆十六年正月,乾隆以督察河務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間疾苦以及奉母遊覽為由,第一次南巡江浙。同年正月十三日,乾隆攜皇太后離京,經過直隸、山東到達江蘇清口。同年二月八日,渡黃河閱天妃閘、高家堰,下詔准許興修高家堰的里壩等處,經過淮安,命令將城北一帶土堤改為石工;然後由運河乘船南下,經揚州、鎮江、丹陽、常州至蘇州。同年三月,到達杭州,參觀敷文書院;然後登觀潮樓閱兵,遍游西湖名勝。回京時,從南京繞道祭明太祖陵,並且閱兵;陪着皇太后親自到織造機房觀織。隨即沿運河北上,從陸路到泰安,到泰山嶽廟燒香。同年五月四日,抵達圓明園。

此次南巡江浙,毗鄰福建。聖上聞得福建官員玩忽職守,無所作為,一怒之下,將其革職查辦了。福建乃邊疆之地,山高皇帝遠,如果沒有可靠的人擔任要職,是為堪憂。又因地方不可一日無官,再從京城調任,也是遠水難解盡渴,臨機突然想起自己的貼身侍衞常保,擁有世襲三等輕車都尉,此人忠心耿耿,誠為可靠。也該是常保陞官,乾隆決定指派常保擔任福建兵馬副都統,這是正二品官位,相當於清軍福建軍區的司令,已經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常保的三等輕車都尉的品級是三品,此刻不僅升了一級,而且握有軍事實權,實在是天壤之別。

乾隆為何如此器重,因為同為滿人的常保與皇室有不解的淵源。

常保出身於一個古老的滿洲姓氏——鈕鈷祿氏,這是姓氏是八旗氏族中的大姓望族,清朝的許多文臣武將、乃至皇后皇妃,都出自此姓,如康熙帝的孝順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后(即乾隆帝的生母)等等。鈕鈷祿氏分佈很廣,會根據地區的不同,分為某某地方鈕鈷祿氏。常保祖上屬於英額地方鈕鈷祿氏,在如今遼寧省東部清源滿族自治縣的一個「英額峪」地方。

最早為英額地方鈕鈷祿氏贏得巨大聲譽的,是清朝的開國元勛、五大臣之一額亦都。額亦都一家是滿族的巨室大戶,殷實富裕,一直雄踞鄉里,遠近聞名。但草莽紛亂,額亦都在年幼的時候,父母就被仇人所殺,他本人藏在鄰居友人家中,得以倖免。在他長到十三歲的時候,覺得有能力復仇了,隻身找到仇人家裡,手刃仇人。為了避難,投奔到嘉木湖寨長、姑父木通阿家中,依靠姑父、姑母生活。很巧的是,姑父與清祖努爾哈赤是朋友。額亦都十九歲那年,努爾哈赤投宿嘉木湖,兩人相遇,一見如故。額亦都認為努爾哈赤見多識廣、勇氣非凡,定非凡人,便引為知己,決定追隨闖蕩天下。姑父認為不可,兵荒馬亂四處征戰,隨時有可能人頭落地。額亦都豪邁地說,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碌碌無為過一輩子,縱使頤養天年,又有何用!不顧勸阻,次日,帶着村中九個弟兄,追隨努爾哈赤遠去。那一年,努爾哈赤也才二十二歲,野心勃勃、特立獨行。兩人結為生死之交,無話不談、情同手足!

幾年後,努爾哈赤起兵,額亦都誓死相隨,驍勇無敵,嶄露軍事天才。攻打渾河下游的巴爾達部落時,秋天的渾河大浪滔天,人馬不能涉水,額亦都靈機一動,用繩子接連士兵,魚貫而渡。夜晚,額亦都帶人摸到城下,在不曉得城內兵力的情況下,捷足先登,爬上城牆。守城士兵驚醒,朝他放箭,箭簇如雨。額亦都絲毫不退,沉着應戰,身上受傷五十多處,終於攻克城池。那一次,得勝回來,努爾哈赤親自到郊外迎接,當眾饋贈他全部的繳獲物質,賜號「巴魯圖」,即滿語「勇士」之稱。

額亦都一生建功無數,威名遐邇,六十歲死於遼陽,建墓遼陽,努爾哈赤三次弔唁,失聲痛哭。努爾哈赤駕崩後,建福陵,皇太極特意遷額亦都之墓附葬太祖皇陵。皇太極天聰元年,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廟。康熙、乾隆南巡,在祭祀祖陵以後,均要派大臣到額亦都墓前祭奠,以示對開國元勛的懷念。可見英額地方鈕鈷祿氏與皇室之密切。

如今天將福運,不要官升一品,而且成為邊疆將臣,這是何等榮耀之事,自然十分得意,即刻走馬赴任去。

當然,得意之外,自然也有牽掛。自己原來是京官,京中有諸多親友黨朋,互相走往照應,閑暇也什剎海邊,與八旗子弟飲酒喝茶,生活是一種況味。福建邊遠之地,人生地不熟,自己也不能帶家人過去,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獨孤。當然,對於軍人來說,戍邊為國,報答皇恩,也是常事,這點辛苦滋味,也就不足為外人提了。

常保最牽掛的心頭的一件事,乃是去年,夫人剛剛在驢肉胡同為他生了一個孩子,長得明眸善睞,看上去甚是聰穎,乳名叫善保。自己戍邊,就不能膝下承歡,這其實是常保在異鄉最牽掛的事。

大丈夫以國事為重,常保新任,將福建軍隊肅理一清,懲治弊病,以新的規制訓練士兵,加強戰鬥力,如果幾個月,一切井井有條,才選了一個空檔,回京彙報,同時省親。

久別如新婚,再見嬌妻稚兒,不免繾綣一番。回到福建,不久便得到書信,夫人已經懷孕。自己官場得意,家中再添新丁,不免感嘆皇恩浩蕩,更加勤勉。

豈料人生禍福相依,世事無常。數月之後,傳來一條好消息,一條壞消息,好消息就是第二個孩子呱呱落地,安然出生;壞消息就是夫人因難產去世。

常保趕赴回京,處理後事。家中不可一日無主,很快便迎娶了禮部尚書伍彌泰的女兒為繼室。此時善保剛剛三歲,對身邊發生的變故尚不太意會。

善保生得粉雕玉琢,有文雅之氣。幾年之後,常保給兄弟倆請給坐館先生,教授識字、寫字和基本知識,傳授《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增廣賢文》《四書》。善保此刻顯示出天賦,很多文章看過一遍便能成誦,還能解釋得頭頭是道,常保很是欣喜。八旗子弟多世代習武,靠着軍功出人頭地。但自從康熙收服台灣之後,清朝的戰爭多是邊疆平叛,內地百年沒有戰爭,京城之中,八旗人口成倍增長,建立功勛愈加困難,別說陞官發財,就是生計都成很大的問題,時人稱為「八旗生計」問題。雖然朝廷採取賜給銀兩、適當增加兵額等辦法,但還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常保自己家族世代習武,為清朝的建立功不可沒,可如今情勢大變,已少有用武之地,如能培養出腹中有才情、金榜能題名的兒子,將會氣象一新,光耀祖宗。因此見到兒子有習文的天賦,常保焉能不喜。

常保怕將來兒子進入官學沒有文雅的名字,被人取笑,便請葛先生給兄弟倆取個好一點的官名。

葛先生道:「兩位公子天資聰穎,實堪造就,我看就叫和砷和琳。這『砷』和『琳』都是玉之意,和有和氣之意,又暗含和氏璧之典,竊以為將來是國家難得的可造之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這真不是機械飛升》《全民求生,但我血條不見了》【錦繡小說】《權力巔峰》《我的夢境可以撿到至寶》《泰昌大明》【重生小說網】《總裁辦新來的關係戶》《泰昌大明》《泰昌大明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