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龍脈陶硯瓦
  4. 第3章 接受任命(3)
設定

第3章 接受任命(3)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陶硯瓦是1985年百萬大裁軍時第一批轉業的,當時才30歲剛出頭。當時地方上對部隊轉業幹部需求量大,一般都能如願安置。如果是能寫材料,有點文字能力的,安置得更好。陶硯瓦在部隊一直做文字工作:報道員、創作員、幹事,經常在報刊電台發表些東西。部隊里每個年度都按發表篇數給各個單位排名,排名靠前的臉上有光,排名靠後的就坐不住。這就引起各級政工首長甚至軍事首長重視。能在報刊上發表作品的人,那就很吃香了。他們當兵就不用槍炮了,只須靠着手中的破筆頭,也就有了受獎、立功、入黨、提乾的機會。陶硯瓦的檔案里記載曾榮立三等功三次,嘉獎多次,都是因為他在軍隊報刊、地方報刊發表了作品。而對他轉業安置至為關鍵的,是他在人民日報文藝版的金台隨感發表的作品,政府部門對此比較認可。當時國務院辦公廳、民航總局、國家建材局等單位都想要他,國辦先把他檔案提走了。等他到單位報到後發現,當時部長級、司局長級、處長級都有不少軍隊轉業幹部,俗稱「老轉」。彼此一見面,都熱絡得很,統稱「戰友」。那時在各單位,不少轉業幹部都是香餑餑。

可是好景不長。部隊幹部的安置越來越困難,供需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什麼當年轉業的人多,安置得很好,後來轉業的人少,反而安置困難呢?當然有經濟改革深入,國有企業的安置渠道減少,以及政府機構改革,部門編製減少等重要因素。但多年後陶硯瓦又發現第三個原因:就是黨政部門的負責人中,基本沒有了轉業幹部的影子,全部是碩士博士之類的所謂高學歷人才,而這些人中就沒見過一個真心喜歡有軍旅生涯的人的人。陶硯瓦發現了這個原因,但沒跟任何人講過。因為機關上百號人中,屈指算來,軍隊轉業幹部只有區區幾個,說這個話題不是自討沒趣嗎?更由於前幾年曾有轉業幹部集體進京上訪事件發生,各單位就把轉業幹部劃入什麼影響穩定的因素。有個晚上陶硯瓦值班,恰好就接到讓各單位詳細調查本單位轉業幹部思想動向的通知。「文革」時軍隊幹部「支左」,領導管理知識分子何等風光!如今的「老轉」們竟淪落如此,而什麼碩士博士卻風光無限。

陶硯瓦來到二樓西北角尚濟民的辦公室門外,孫健早在斜對面屋子坐着,用手朝一把手方向指指,表示可以直接敲門,領導等着呢。陶硯瓦就敲門,聽到裏面有聲音說「進來!」。

陶硯瓦就進了門。

尚濟民辦公室很敞亮。靠南邊窗戶底下一組三個碩大的真皮沙發,可一排坐下五人;靠西南角窗戶下擺放着兩個落地花盆,裏面栽培着進口綠植。陶硯瓦不諳此道,叫不出名字。靠北面牆是一排6組書櫃,裏面擺滿各種大部頭成套的書籍。書都是尚濟民的,因為前任走時,把原來擺放的書都打包帶走了。尚濟民的辦公桌緊挨西牆,他背靠着書櫃,坐在沙發椅上,右手邊恰好對着西北角的窗戶。屋門一側,靠東牆擺着一個矮櫃一張書案,矮櫃里有些飲料和酒飲器皿,上面擺着個微波爐。書案上鋪着毛氈,整齊擺放着精美的文房四寶。裡間有床和衞生間,贅言不述。

外屋還有一件傢具必須提及:緊挨尚濟民辦公桌右前方,靠西牆對着門口有一把椅子,如果不是和尚濟民特別親密,而尚濟民又沒任何示意,一般下屬都不敢坐在那裡。

這時尚濟民讓了:「來,硯瓦,坐這兒!」

陶硯瓦已預感到要有重要事情發生了。

「硯瓦,今年多大了?」尚濟民的語氣象兄長一般親切。

「馬上就滿56歲。老了。」陶硯瓦說完,似有一肚子委曲要傾吐。

「瞎說!」尚濟民笑着嗔怪道。「你才56歲,就喊老了?」說完這句,他端起茶杯,狠呷了一大口。然後把杯子往桌子上一放。

陶硯瓦趕忙站起來,找暖瓶給尚濟民續水。

「下步你自己有何打算嗎?」尚濟民不再兜圈子了。

「領導啊,我自己能有什麼打算?聽您調遣啊!」陶硯瓦努力想讓自己表演得真象個小弟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輪迴小說】【筆記閣】《星空職業者》《鑒罪者2》《重開吧!蜘蛛俠!》《種花家的兔子[星際]》《買活》《官人官色》《松田的酒廠二周目》《重生1960:從深山打獵開始逆襲!

《龍脈陶硯瓦》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