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
  4. 第81章 開州新天地二
設定

第81章 開州新天地二

《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從粥場回來後譚威一頭扎進書房,完全陷入思索和規劃中,看着難民們在粥場前那求生又無奈的眼神,譚威深感施粥不過是勉強維繫他們生存的臨時辦法,要讓這些難民真正擺脫困境,必須得給他們找到穩定的生計。

可開州這地方,地處三省平原,如今災民都往這裏聚攏,土地資源很是緊張,荒地少得可憐,靠傳統的開荒安置難民方式,根本無法應對如此龐大的難民群體,當務之急是另尋他策。

開州地處南北交通要衝,是重要的商業樞紐,戰略地位舉足輕重,崇禎皇帝授予譚威自行招募士兵的權力,最多可募集六千人。表面看這是對譚威的信任和恩情,實則背後隱藏着巨大難題。

預計養活這六千人的軍隊,每日所需的糧草、衣物、武器裝備更新等開銷驚人,以目前的稅收水平,主要依賴農稅的話根本不夠。若為供養軍隊增加農稅,本就飽受戰亂和天災之苦的農民,肩上的擔子將沉重到難以承受,這絕不是譚威想看到的局面,如此看來,崇禎也是耍了心計的,打算借雞生蛋而已。

身處亂世軍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各部軍隊很難自足,都在採買,其價格也隨之飆升到令人咋舌的程度。

一把精準且耐用的優質弩,從選材到製作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極為講究,造價高昂。強弓的打造同樣複雜,對木材、筋角等材料品質要求極高,製作工藝繁瑣,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有那精鋼盔甲,需要大量金屬原料,經過無數次捶打、鍛造,才能製成,成本高得離譜。

至於火器來說,成建制的火藥材料自然在京營,但是各地部隊的火器營可以少量裝備,但是得自產自足,京營不會對外供給,所以造價往往是天價,無法規模化。

譚威在書房中拿着炭筆劃拉着亂七八糟的畫稿,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既然對鐵器需求如此旺盛,為何不利用這個機會開設部隊軍械司和民間鐵器鋪呢?部隊軍械司專門負責為軍隊打造各類武器裝備,保障軍備充足;民間鐵器鋪則面向百姓,生產農具、廚具等日常用品。

這樣一來那些有打鐵手藝和體力的難民就能進入工坊,再通過學徒制度普及,憑藉手藝獲得收入,難民的就業問題得以解決,同時通過銷售鐵器,還能增加財政收入,充實府庫。

譚威不禁想起在靜海的日子,那時他為孫躍設計了一款風箱,原本普通的冶煉工序,在這風箱的助力下,爐內溫度大幅提升。工匠們在譚威設計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巧妙改良,風箱的性能更上一層樓,整個冶鐵行業的效率也跟着大幅提高。

後來自己還普及過土法鍊鋼和夾鋼灌鋼等很多技術,有的師傅們都已經知曉,有的則像是醍醐灌頂般啟發了他們,一些新的實驗開始展開,包括對冶爐和焦炭的改良都沒落下。打造一件精良兵器耗時頗久,改進後耗時就能大幅縮短,而且兵器的質量和性能都有顯着提升。

再看開州,這裏鐵礦資源極為豐富,後世河南鋼鐵集團的前身安鋼,其舊址就在開州西邊,漫山遍野的鐵礦石,大多都還沉睡在地下,尚未被開採利用,開礦又能安置大量災民,再通過開州的商業樞紐基礎進行商貿,這開州簡直就是一座巨大的寶藏。

譚威越想越激動,彷彿已經看到了開州的繁榮遠景,只要孫楓林帶着靜海的資金和熟練工匠趕來,結合開州本地豐富的鐵礦資源,開辦鐵匠鋪的計劃馬上就能落地實施。

想到這兒譚威再也坐不住了,在書房裡來回走動,嘴裏不停地念叨:「這絕對是個絕佳方案,得馬上派人去靜海,催孫楓林儘快啟程,一定要把這個計劃實現,哪怕那位真的是借雞生蛋,我也要先生夠自己的蛋!」

譚威就開發開州的規劃反覆琢磨,考慮到牽扯多個方面,心中逐漸有了清晰的具體步驟,他將鐵器經營分為三部分,每一類都有着明確的定位與用途。

官辦鐵匠鋪,譚威打算將其掛靠在軍械司之下,這裏將專門製造大明制式兵器,為軍隊提供堅實的裝備保障,也讓朝廷沒話說。從鋒利的長刀、堅韌的長槍,到防護的盔甲、精良的弓弩,每一件兵器都將嚴格按照明軍標準打造,力求讓士兵們在戰場上擁有可靠的武器。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成婚三年,世子掐腰哄我改嫁》【過命小說】【創讀小說】《華娛之2000》《泰昌大明》《我家娘子打江山》《我高育良的學生,必須進步》《靈氣復蘇,我從種田開始修仙》【小說書友屋

北陽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