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崇禎太子
  4. 第七十七章 意外
設定

第七十七章 意外

《崇禎太子》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一二十萬石糧食固然重要無比,但於旁人而言許還是比較在意朱慈烺到底準備說些什麼。

「三萬百姓亦是生民,若真到糧絕之日,本宮定率軍做最後一搏,絕不讓應天人相食!」

當向仁生將這句話完整帶到之後,越其傑只覺口中苦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越其傑以舉人之身入仕,自知橫渠先生這四句話意指為何。

可三十餘年宦海生涯同樣告訴他一個道理,聖人之言拿來育人當是無錯,可若想用它來治國謀事大抵是不行的。

「請轉告殿下,就說............」越其傑頓了一陣,到嘴邊的話似是被心裏某種念頭生生拽了回去,但片刻之後他卻將這念頭按在了心裏。

「就說臣,明白了。」

說完這句,口中苦澀似有消退之意,可身上力氣卻像是被這幾個字抽幹了一般。

依他本心,自當再去噴朱慈烺一臉口水,可那句「三萬百姓亦是生民」卻讓他這念頭只在心裏打轉,無論怎樣都無法化為行動。

不過越其傑終歸為一方封疆大吏,哪怕朱慈烺的話對其心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可只過了一會他便又恢復了往日模樣。

看着向仁生離去的方向,越其傑念頭急轉,目光閃動不已。

按着多年留下來的經驗,他的想法當是無錯。

每臨亂世,百姓多被視為累贅,待到天下接近一統之時才又會被當做重要的..........生產資料?

其中緣由頗多,但糧食的因素當能占上不小分量。

就拿此時應天內外雙方來說,朱慈烺能穩穩在城內坐等多鐸來攻,最大的底氣便是那二十七萬石糧食。

反觀多鐸,人多勢眾不假、戰力強悍也不假,可糧食補給帶來的巨大壓力卻讓他不得不「行險」將人馬散出去徵集民壯。

當然,這個行險只是理論上的。

哪怕猶豫許久的多鐸在本心裏其實也不認為應天守軍真有膽子出城。

不過行軍打仗最忌「想當然」,所以在權衡許久之後多鐸最終還是決定由圖賴帶兩萬人馬先去稍近一些的金壇。

這金壇距應天不過一二百里,一旦有變騎軍只需日余便能趕到。

若在此地募集民夫當是再穩妥不過的了。

一路上圖賴行的小心,但進軍速度卻未被拖延半分。

究其根源說白了也就是..........有人帶路罷了。

按說曹虎未降之時並未在江南駐紮,對這裏的地利人情當不熟悉才對,但他出身流寇,走南闖北一路裹挾,軍中什麼人都有,找出一兩個能夠帶路的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統領大人,再行二十餘里便是金壇,我已尋好紮營之地,不若先行休息吧。」

曹虎從隊伍最前列一路飛馳而來,待到圖賴身前三兩丈時他便一蹦子從馬背跳下,緊接着就跪在了地上,似是將自己當成了真正的斥候。

到了這會他已看清,如王爺這等貴人憑他一個小小副將是絕對巴結不上的,痛定思痛之下,他就將自己的目標定成了圖賴。

這倒不難理解,從流寇成為官軍,又從官軍成為清軍,他於情勢的判斷把握自是不差。

只這幾日功夫曹虎已從蛛絲馬跡斷出不少有用信息。

由此他亦得出結論,只要在其面前表現出價值,那他在軍中的地位當是無虞。

曹虎的表現可稱卑微,但圖賴卻未因此而有半分拿大。

在其跪地的那一剎那他也從馬上一蹦子跳下,緊接着在那腦袋磕到地上之前他便沖至曹虎身前一把攔了下來。

「太見外了,太見外了,你我如此投緣實不必如此。」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無原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