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歷史小說
  3. 赤旗
  4. 第四章 得眾首要在名
設定

第四章 得眾首要在名(1 / 3)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赤旗》最新章節。

到這個時代至今,幾個月了,在渡過了最初的懵逼狀態後,截至目前為止,曹幹於這段時間裏,想的最多的一個人,就是劉秀,——至於為何想劉秀最多,毋庸多言,自是保命起見。

也所以,他最想對高長建議的,其實不是西去河北,而是南下南陽,投劉秀。

唯是現在曹幹已把他身處的地界給搞清楚了,他現下身處的這個東郡荏平縣,即是後世的濮陽、聊城一帶。

若從此地南下南陽,需要從北到南,穿過幾乎整個的後世的河南,放到而下來說,則是需要先後經過兗州的東郡和陳留郡、豫州的潁川郡,最後才能到達荊州的南陽郡,總計需經兩州三郡,約千餘里遠。

現如今,雖然陳留等地聽說亦有聚眾起事的,可規模都尚不大,這些地方的軍政建制都仍齊全,並且一路上,大大小小、據堡自守的縣鄉豪強也有很多,那麼只靠他們這支才百餘人的小隊伍,顯然是很難順利抵至南陽,找到劉秀的。

因此,他退而求其次,改而提出了「西去河北」的這個建議。

西去河北,有兩個好處。

一個好處是此地離河北很近,往西百餘里便是黃河,渡過黃河就是河北地界。

再一個是,曹幹記得,劉秀之所以能夠中興漢室,最大的原因即是他最先得到了河北,如此,若是能夠提早入進河北地界,那將來等劉秀到時,自然便可順理成章地投入到其麾下。

換而言之,去河北,其實為的還是投劉秀。

——對一個初到貴地者而言之,面對海內將要大亂的險惡局面,身單力薄,彷徨無助之際,頭一個想到的對策,乃尋找後世所知的那個「成功者」投奔,這大約是種本能,亦無可厚非。

曹幹的這個建議,出乎了高長的意料。

高長沒有想到曹幹會建議去河北。

他怔了下,但很快面色就恢復如常,笑着說道:「蘇建說河北有天子氣?」

而下儘管圖讖風行,哪怕如李順、田壯、田武等這些本是鄉民的,對一些流傳甚廣的圖讖言語也曾有過聽說,但蘇建現為新莽的官吏,他也沒造反的打算,卻則當然是不會對曹幹這個「亂賊」,說這種「大逆不道」的話的。不過,曹幹已經熟悉高長的脾性,拿定了高長不會喊蘇建來問,搞得信不過曹幹似的,便依舊從容地回答說道:「是啊,從事。」

高長沉吟了下,笑道:「阿幹,圖讖之說,五花八門,如按讖緯所言,有『天子氣』的地方多了!這恐怕不是你建議咱們去河北的主要原因吧?」

「從事料事如神,我之所以建議去河北,的確另有其它緣由。」

高長笑道:「是何緣由,你說來聽聽。」

等候劉秀此意,當然無法說出,但曹幹既然提出了此議,他當然就已想到了可做解釋的理由。

他答道:「從事,方才田翁、田大兄說,董三老若再令我等攻打塢堡,我等應該拒絕,此言固是不錯,然卻不知田翁、田大兄想過沒有,董三老現下人強馬壯,只他直屬的部曲就有近千!而我等才只百餘人。有道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拒絕不從他的命令簡單,可若是因此把他惹怒了,如何是好?我擔心,恐怕就不再僅僅是『損耗』,而是我等立即就會有被火拚的危險!故而我說,田翁、田大兄的建議,眼前之計而已!長遠來看,還是投河北最好!」

高長虛心請教,問出他的疑惑,說道:「為何投河北最好?是長遠之見?」

曹幹說道:「從事,近月來,咱們都聽說了,河北冀州那邊,現今也是義軍處處,咱們去河北的話,首先,不愁無處可投;其次,河北富庶,去到那邊,亦不愁沒糧。」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