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都市小說
  3. 劇透歷史從八件有趣文物開始
  4. 第十八章
設定

第十八章(1 / 2)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水鏡影像繼續:

【說了小吏與百姓使用的「傳信」,再來聊聊「符牌」。

如今的常用詞「符合」就是從符牌而來。

「符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所用。

它的前身是夏商時期的「牙璋」,以玉雕琢而成的禮器。很明顯,這東西不是百姓能用得起的。①

逐漸的,牙璋有了兵符的性能。

到了戰國時期,符牌出現,用於調兵遣將的軍事信物。

把它製作成「虎」的外形,表達了使用者希望如虎勇猛、戰無不勝的心愿,故而又稱虎符。

虎符通常是一分為二,半枚由君王持有,半枚由將軍持有。

大批調兵時,兩者合二為一,以勘驗真偽,確定軍事行動的命令不是作假。由此誕生「符合」一詞。

我們看到的陽陵虎符,是嬴政給陽陵守將的兵符。

它由青銅製作,成卧虎狀。因為年代久遠,中間的對合處銹死,現在已經無法將其左右分開。

依舊能看到左右兩半的虎頸背部的錯金文字,各有十二個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秦漢時期,符牌多用于軍事信物。

隨着朝代更迭,符牌的屬性變得更寬泛,多了政治權力的識別功能。

唐承隋制,在其基礎上做出修定。

一說李唐為了避諱先祖李虎之名,改虎符用兔符,不久改為魚符。

魚符的用途大致分成了兩類。

銅魚符襲舊時虎符的性能,依舊作為調兵憑證。

另外出現了隨身魚符,「明貴賤,應徵召」,作為一種身份象徵。

初唐時期,規定五品以上官員才能佩戴魚符,且太子、秦王、官員的魚符材質個不相同。

佩戴魚符時,朝廷還給配了相應的魚袋。等到了宋朝,廢魚符而留魚袋。③

時至明清,符牌變成了牙牌。長得有些像是我們使用的大號名片,當然不似名片用紙製作,而是用獸骨、象牙、木頭或金屬製成。

它的使用者不再局限於中上層官員,而往下層延伸,小吏也會佩戴了。

這大致就是歷史上身份證明的演變軌跡,以下放幾組文物照片,供大家圍觀欣賞符牌的變化。

照片:1-36.jpg】

水鏡中展示出的一幅幅符牌對應圖。

最後一張是標註為「亂入的手寫紙質名片示例,給明清牙牌做參照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