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仙俠小說
  3. 人族內奸
  4. 第十四章 初聞
設定

第十四章 初聞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人族內奸》最新章節。

傳說,秦滅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

秦朝,便是他個人總結的歷史節點之一,九鼎卻始終貫穿其中,如果此地上古時期,真有大能存在的話,九鼎必定在其中充當了一個重要角色。

張天宇對九鼎也一直頗感興趣,今天聽了曹老師的課後,便有此一問。

對方的信息雖然不一定準確,但作為國內的權威,想必判斷必有其出處。

聽到這個問題,班內同學議論紛紛,不少人覺得張天宇是在嘩眾取寵。

九鼎,不應該就是九個么?

曹老師的回復果然如此:「根據史料推斷,九鼎代表天下九州,雖然有很多學者認為,九鼎其實是一個鼎,統稱九鼎。但越來越多的考察發現,九鼎應該是九個,分別為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青州鼎,豫州鼎,涼州鼎,雍州鼎。」

張天宇卻並沒有就此終止,馬上提出下一個問題:「曹老師,從古漢語的語法角度認為,古漢語中數詞置於名詞前,一般表示虛數,不是實指。而「九」是數之極,因此九鼎實際就是大鼎的意思,如果是指九個鼎(即表確數),一般數詞應置於名詞之後。」

這個問題提出,曹老師深深看了張天宇一眼,想了想後回答道:「對於古漢語語法的說法,個人認為這個語法規則並不是必須要嚴格遵守的,比如「九州」中的「九」就是確數,而且用法和「九鼎」是一致的。其它在春秋戰國的史書中也有如「十年十一戰」、「三十又六國」的記載,這其中的數字均表示確數。另外,鼎在古代是很高貴的器物,命名也應當講究,至少應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九鼎」這個名字聽着既不美好也無霸氣,如果不是確數,起這樣的名字有些匪夷所思。」

張天宇繼續問道:「如果九鼎是指九個鼎,按照鼎在古代的象徵意義,應當每個鼎都有確切的名字才對,但並沒有每個鼎名字的記載。」

下方傳來一個陰陽怪氣的聲音:「剛才老師都說了,九鼎分別為翼州鼎什麼的,你又提出這個問題,你是沒聽講還是嘩眾取眾呀?」

張天宇瞟了一眼說話之人,正是與他有怨的蔣勝。

此時張天宇正在忙正事,沒有搭理對方。

曹老師的理解顯然與蔣勝不一樣,沒有回答問題,反而了起來:「同學,你叫什麼名字?」

張天宇畢恭畢敬的回答到:「老師,我叫張天宇!」

對於這種大佬的尊重,張天宇可是發自內心的,要知道如果對方的成績換成修行方面的地位,那可是妥妥的大能。

「張同學,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在此,我也和各位同學解釋一下,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只是我們對九鼎的代稱,他們的名字確實不叫這個。在《史記趙世家》裏面記載有「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如果認為秦武王舉的是九鼎之一,那麼龍紋赤鼎可能就是其中一個鼎的名字。所以說九鼎應該是有名字的,只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慢慢丟失了而已!」

張天宇說:「《史記》記載,楚王問鼎之輕重,如果是九個鼎,為什麼沒有問九個鼎的重量?難不成九個一樣重?」

曹老師說:「《史記》中對楚王問鼎的記載很簡略,「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從這個記載並不能得出楚王問鼎的具體問法。因此不能作為有效推測的基礎。」

從曹老師的回答之中,足以體現出其深厚的知識儲備和功底。

要知道,張天宇是多年來研究的疑惑,做好準備方才提問的,裏面牽涉的上古典籍和民間雜談眾多,曹老師沒有任何準備,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作為一國權威,實至名歸。

張天宇如獲至寶,想着一股腦把所有問題全部提出,可時間不等人,下課鈴聲已經響了起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