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歷史小說
  3. 伐清1652
  4. 第七章 世子被抓了!
設定

第七章 世子被抓了!

《伐清1652》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孫可望在張虎和兩百親衞的護送下,藉助沿途的驛站系統,一路輕裝快馬,基本上每日急行軍二百里以上,到第三天的時候,終於到來了綦江域內。

到了綦江,基本上就已經走完了一半的路,再往後過長江,穿過順慶府,便能到保寧府了,如此竭盡全力,也只是能在初十,也就是劉文秀髮起總攻的前一天抵達。

當然,傳令兵自然是能夠提前到達的,但還是那句話——劉文秀會聽令行事嗎?

而孫可望自然不可能直接莽一波,只帶上幾個護衞,快馬加鞭奔向保寧。

這樣倒是能快很多,可且不說張虎不可能同意,便是他自己,也不會如此莽撞,將自己置於如此險境。

孫可望可還記得歷史上的李自成,張獻忠是怎麼死的呢,要是自己也出了意外,才剛剛好轉的抗清局勢就毀於一旦了。

李定國打仗可以,但是要他治理內政,那是萬萬不行的,而劉文秀倒是有那個能力治理內政,但他性格太軟了,做和事佬都不成,能壓得住李定國?

所有,就算是為了抗清大業,孫可望也不能將自己置於險地,更何況他本身就是個惜命的人!

不過,過了綦江之後,就走不了那麼快了,每日最多行軍一百五十里左右,再快,別說人了,就是雙馬都受不了。

綦江之前能那麼快,最關鍵的因素還是之前原主攻下貴州之後,整修了通往湘、桂、川的要道,整頓了沿途的驛站,並在各個要道設立關卡,以便傳報軍情、調動軍隊和轉運軍需。

也正是依靠這套驛站補給系統,這支兩百人的部隊才能輕裝快馬,每日保持兩百里的速度,還能保持相當的戰鬥力。

但是過了重慶,進入川中,川北之後,情況就大為不一樣了,驛站的密度也大大降低。

其實都不用過長江,孫可望越往北,沿途所見越是觸目驚心。

自遵義往北,不少大路便沒了貴州域內的平整通暢,若不是之前有大軍通過,真的可以說是枳棘叢生,箐林密布,根本不知道哪裡是路。

而沿途的城鎮村落,基本上是人煙斷絕,土地荒蕪,一片殘破,儼如鬼域一般。

這還不是最恐怖的,便是大路一側,也經常出現成堆成堆的白骨屍骸,滿地頭顱,早已經空洞的頭顱中,還不時爬出幾隻老鼠,皆是二三十年的天災人禍,軍隊濫殺所致。

整個四川(包括了如今的重慶和貴州的一部分),到了這個時候,其實人口已經不足百萬,甚至可能只有五六十萬,和沒有遵義的貴州省,基本上屬於一個量級了。

所謂「十不存一」,真的是沒有任何一點誇張的成分在,甚至還低估了明末四川的慘狀!

而且,倖存下來的百姓,基本上都得依附於軍隊才能生存:戰時是兵,閑時屯田。之前是依附於四川域內的各路南明軍閥,如今是依附於劉文秀所率的大西軍,才能有些許的喘息之機。

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孫可望穿越而來之後,一點不提大力經營四川和貴州的原因了,四川貴州兩省的人口總和可能才勉強過百萬,在冊耕地可能只有三四萬頃,只是雲南的一半,廣西的三分之一,更不及湖南的六分之一。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湖廣雖然屢遭兵災,百姓離散,但作為萬曆六年漢地兩京一十八省中,獨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在冊耕地的產糧大省,佔據其中半壁江山的湖南,如今的耕地也大抵還有二十萬頃,人口更是百萬以上,加之湘江水利,若是經營得體,必然能成為大西軍最重要的抗清基地之一。

所以,便是孫可望的本事再大,面對儼如鬼蜮的四川,也是無計可施啊!攻取四川,無非是為了護衞雲貴後方,牽制陝西清軍而已。

川南的夜色下,破敗的荒村裡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村落外還會偶爾響起幾聲烏鴉的哀鳴,使得這裏詭異的氣氛又增加了幾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勝者即正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