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靈異小說
  3. 唐宮奇案之銀香囊
  4. 第二十一章 枕邊嗣
設定

第二十一章 枕邊嗣(1 / 2)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陛下革命之初,人以為納諫之主;暮年以來,人以為受佞之主。自元忠下獄,里巷恟恟,皆以為陛下委信姦宄,斥逐賢良。忠臣烈士,皆撫髀於私室而鉗口於公朝……又是這個蘇安恆,混帳!」

張易之「啪」一聲將一封奏書摔在婉兒面前,俊臉含怒,又拿起下一卷表章展開看:

「元忠素稱忠正,張說所坐無名,若令抵罪,失天下望……這朱敬則,也是逆賊同黨!」

又「啪」一聲摔過來。婉兒抬頭凝筆,微笑道:「五郎息怒。這些日子,上表言事的倒有一大半都在說魏元忠案,只怕朝中有人串連着鬧事呢。五郎不是已經命武攸宜去查中暗辦了?或許過些天能有反覆。」

御書案邊,只有她和張易之對坐,代天子批審奏表。身後大屏風和重重帷帳之中,張昌宗、楊慎追二人帶着婢宦服侍卧床老婦。自女皇在大明宮病倒,內闈就一直是這樣排布陣勢。

女皇病情時輕時重,卻堅不肯命皇太子監國決庶政,大量奏章表狀每天仍源源不絕送入寢殿,由「聖主獨斷」。其實大部分奏表都是婉兒和張易之批覆的,他們會擇緊要政務向女皇口頭稟報,女皇病好些有精神時,也會隨意撿選批覆驗看,以防他二人弄權舞弊。

能防得住才怪。

近來潮水般湧入大明宮的為魏元忠喊冤的奏表,就沒有一封能入了得女皇耳目。二張兄弟指使人上書聲討魏元忠擅權謀叛、張說逢迎結黨的,倒是通行無阻,不過婉兒瞧女皇也不怎麼相信那些。後來張易之也有所收斂,凡涉及魏元忠案的奏章,一概不再理會,統統交給婉兒處置。婉兒一般就是留中不發,讓這些奏表全部石沉大海。

「我也不是非要把魏老兒那些人怎麼樣,」張易之向婉兒訴苦,「聖上病篤,年紀又這麼大了,我只想奏上些輕鬆喜樂消息,別讓老人家總為那些雞毛蒜皮的麻煩事憂心困擾。」

「五郎說得是,」婉兒附和,將手邊一封書奏推過去,「這封倒是合適。宗正寺上奏的,東宮和相王為幾個兒女選定了配偶,奏請聖上賜婚。」

「哦?」張易之眉宇果然鬆快很多,「聖上又一批孫輩要成家?還是與武氏相互嫁娶嗎?」

婉兒含笑搖頭:「太子相王都說,寧可這些庶齣兒女離朝堂遠些,作富家翁快活度日最好,所以這一批選的婿婦,都只是良家子,出身不高。難為他們想得開,五郎覺得呢?」

張易之挑着眉瞥她一眼,低頭細讀奏狀上開列的幾個王妃和郡主縣主婿出身履歷。他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左衞翊一府中郎將王仁皎」上:

「這王仁皎,是何方神聖啊?我從來沒聽過此人,相王居然如此看重他,選他一女為兒婦,又嫁女給他兒子?」

婉兒早料到有此一問:

「我看到這名狀,也有跟五郎一模一樣的疑惑。後來得空當面問了相王,才知道這王仁皎其實出身才具平平——沒見他四十多了,才不過做到中郎將?但他那一雙兒女,是同母雙生兄妹,長得又象,又極可人疼愛。相王也是到長安以後,有次出城辦差,回途遇雨,進了個寺院避雨,偶遇他一家。王仁皎攜妻子兒女來拜見相王,相王一眼就瞧中了他這一雙兒女,喜歡得不行。正好他第三子臨淄王和第七女清陽縣主都沒定婚,就想一併嫁娶過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