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兵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韓家少爺韓一鳴,十八歲的時候,第二次離開韓家莊。初次離開韓家莊,是他十六歲時。那一年縣試,韓老爺親自帶着獨生子到縣裡去應試。雖說韓一鳴打六歲起家中就請了先生啟蒙,卻是資質平平,任先生百般引導,學了幾年,不過能幫村人寫寫家信而已。縣試之後,名落孫山。他讀書雖是不行,在庄中人緣卻極好,他性情和善、對鄉里眾人,都是十分親切。
韓老爺有些家資,特地給請識文斷字的先生給兒子取名為一鳴,實指望他有朝一日能夠一鳴驚人,謀個一官半職,祖宗地下有知,也顏面生輝。但縣試落第,只得打消這個念頭。
轉眼兩年,韓老爺見與愛子同年的庄中小夥伴都已成家,尋思村中所識人家與自己門戶皆不相配,特地託了鄰縣的舊交,替他尋一門親事。
過不多久,一位舊交差了人來,說是在縣裡尋了一門好親,請韓老爺前去相見。聽說那邊也是鄉紳之女,姿容端正,年方十六,家私門戶也匹配得上,連八字都是十分般配。韓老爺挑了良辰吉時,叫下人備下財禮轎馬,帶着韓一鳴往親戚家裡去。
韓家村雖是個中等村莊,卻也是方圓數十里最大的村莊。住着百來戶人家,莊子邊上都是沃野田疇,田野盡頭,便到了連綿不斷的青石山。青石山的山峰與高大巍峨相去甚遠,也沒有奇峰怪石。便如同天下普通的山脈一般,只是連綿不斷的低矮山峰。韓老爺心寬體胖,在馬匹上騎了不久,已累得渾身酸痛,在馬車上又顛簸了一日,眼見紅日西斜,便招呼余管家尋找過夜的地方。
爬上一座小小山頭,遠遠望去,依舊沒有人煙。順着山頭下來,卻見路邊雜草之中,有一條條的田塍,韓老爺不禁道:「我記得這裏曾是一個小村落,有十來戶人家。村中第五家人家姓王,兩年前一鳴縣試之時我們途經這裏,還在他家住過,怎麼現下卻是這景象?」余管家道:「確實如此,只不過這地方太小,滿打滿算也開不出幾畝好田來。棄了此地,另尋他處,也是有的。」
原來韓老爺這晚本打算在此過夜,此時見田畝荒毀,從前的十來家人家都沒了蹤影,甚而他們住過的屋子都早已倒塌朽爛,只得又向前走。又走了半個時辰,已是日薄西山。轉過一道山坳,一條寬約三丈的河流自對面山坳之中轉了出來。河面上架着一座簡陋的獨木小橋,對岸有幾間簡單的木屋。
韓老爺見木屋前養有雞狗,依着牆堆着柴草,門前空地上還晾曬着穀物,便對余管家道:「你前去問一問,多許給人家好處,今晚咱們便在這裏歇罷。」余管家頗為猶豫,道:「老爺,這裏前不挨村,後不挨店,獨有此一家人,只怕有些不妥。」韓老爺道:「青石山方圓幾十里,沿路只有幾個小村莊,還相距甚遠。這戶人家門前養有雞狗,堆着穀物柴草,想來也是一戶普通的農家獵戶。今晚若不在這裏歇下,便要在荒野中露宿了。」余管家一想不錯,便去向那家人家借宿。
那家人家中只有一個男子,十分爽快,道:「天下沒有帶着屋子趕路的行人。我家中人少,又是獵戶,別人都進山打獵去了,這一兩日只怕回不來。什麼酬謝不酬謝,若不嫌棄只管住下。」又道:「我前兩日打獵之時,被一匹狼咬傷了腿,走動不便,不能過去迎接,只能在此相候。若是不傷了這條腿,今日也隨了家人進山去,這閉門羹你們是吃定了。」余管家與他說話,卻留心細看,見他拄着棍子,腿上包着厚厚的布帶,走路時身體歪斜。屋中確無別人,心中有些忐忑。但這回出來,因有車馬財禮,還帶了六七個從人。他不過一人而已,便是生了歹意,自己人多,不會吃虧。終強過在荒野之中露宿,若遭遇狼群,這幾個庄丁雖是強壯,卻也無濟於事。思量權衡利弊了一陣,才過去接了韓家父子與車馬從人過來。打掃房屋,安排晚飯。余管家十分小心,連從人弄飯都多加了一倍小心在一旁盯着。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