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別人的故事,比改編自己的作品簡單得多,因為根本不心疼。
…………………………
一番「審問」過後,從測謊椅上下來,作為文人的王小貓難免有些書生意氣,他決定再反過來再為難一下這些人。
說是難為,畢竟是對嘉賓,王小貓也不會太不禮貌,他主要是為了為了豐富節目素材,想讓幾位明星評委一起表演個節目。
演什麼呢?
王小貓決定現場寫劇本。
劇本和小說、詩歌、散文一樣,本就是一種文體,王小貓此前也曾嘗試練筆,而且現在只需要表演個小片段,並不複雜。
他本想用自己小說中的一個片段,加以改編,可寫了一會,又覺得這樣不行。觀眾有多少看過他小說的?一個片段拿出來,觀眾肯定不買賬。而且幾位嘉賓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不過是臨時決定的演出而已,得寫個讓他們能迅速入戲的小段。
這一耽誤,將近十五分鐘就過去了。不過王小貓馬上想到一個經典片段,跟現場的兩位明星評委有關,其他人大多也都看過,那就是黃大今和楊米演過的一部電視劇《神鳥兩口子》中——郭襄跟楊過一起跳崖的片段。
又過了五分鐘,王小貓已經把劇本寫好了。
這麼快?對,改別人的故事,比改自己的作品簡單得多,因為不心疼。而改編的形式又是惡搞,本就沒什麼技術含量。
奇怪就在這了,作者嘔心瀝血寫出的文學作品,現在沒人喜歡看,偏偏胡說八道、攥改抄襲的垃圾文字,反倒大受歡迎。
王小貓平時並不願意寫這些東西,但此時是錄製節目、時間又倉促,也只能如此了。他一邊寫着,還一邊跟道具老師和化妝老師說著,讓他們趕緊準備。
劇本寫好後,王小貓就交給趙導和編劇老師修改並分拆,然後讓三位明星準備。
為了讓四位明星都能參與,王小貓把跳崖這一段,改成了郭襄和楊過一起見到了崖下的小龍女。反正是惡搞,邏輯無所謂了。
臨時決定的演出,道具服裝不可能那麼完善。大家簡單地化了妝,倉促地製作了一些道具,便開始表演。
黃大今當然扮演楊過,他來到「斷腸崖」邊,望着石碑,滿面委屈地說:「龍兒,十六年了你也沒有出現,你騙了我!我本以為你是一條善良的小龍,想不到你居然長出了『泡椒鳳爪』!你覺得你死了,我會獨活嗎?你覺得你死了……不!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我這就來見你!」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