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金碧年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些東西卻好似並不是一無是處的,不一定就在什麼時候,也許你想要一塊木板墊一下花盆,沒準用一小截兒鐵絲兒固定點什麼東西,也說不上你想扎誰的自行車胎手邊沒趁手的傢伙……
現在章晉陽就有用處了,這些東西剛好夠他做一副腳滑子,那種一塊木板在光滑的底面上固定兩條平行的粗鐵絲,再釘上幾根綁在腳上的鞋帶,北方小孩子用代替滑雪板的玩具。
這東西在合適的情況下速度不低,基本可以和長距離速滑媲美,只要穿戴者有那種體力。
他兜里還有前些天剩下的零花錢,不到十塊,但是他並不需要花錢,他只是要到街上看看,打探一下現在的生活狀態,確定自己的計劃有沒有問題。
實際上他是沒有什麼機會用到錢的,每天早上要起的很早去學校,因為學校遠在三公里之外,他必須和幾個小夥伴步行超過五十分鐘才能準時到達,在雨雪天氣就更為艱難。
這一路上並沒有任何店鋪,如果想要買點什麼,就要繞一大圈,到另外一個工廠的職工住宅區才行,那要多走一里多的路。
但是那條路相對比較繁華,也是一條立連市通往一些縣城的必經之路,如果願意再繞的遠一點的話,還有不少路邊飯店存在的,只不過這地方的飯店就只有一個「黑」字何以形容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現在國家的教育政策還有「廠礦學校」的位置,而且也並不是全部實施學區制,大部分地區實行的,還是自主擇校和就近入學的雙重製度。
而廠礦學校則是在特殊時期為了保證工人後代的教育問題和工人本身的教育問題而誕生的一種過渡產物。
在建國初期,國家建設需要大量的工人,可是在那個時候一個合格的工人少之又少,只好先把合適的勞力招進工廠,在通過廠礦學校培訓上崗,這種學校一般都是以需要一定安全規程的礦廠、金屬冶煉、化工製造、紡織等勞力密集工廠為主,所以就有「廠礦學校」的稱呼了。
這樣的學校很多都在改革開放之後不久就銷聲匿跡了,他們的師資力量並不注重文化方面,相對的,技術培訓才是他們的教育重點——炎黃很多國際知名的技術培訓學校的前身都是廠礦學校。
章晉陽讀書的小學同樣也是如此,他們是會江特殊鋼廠廠辦子弟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廠里職工的孩子,還接受部分因為就近入學制度而被會江教育局分配過來的周圍農村的孩子——郭敬東就是其中的代表。
因為是廠子弟小學,所以孩子們可以說是全天都在父母的視線之下,找家長什麼的也沒有必要家訪,直接通過廠內部電話一搖幾分鐘家長就到現場了,所以學生們也是比較聽話的——唯獨廠領導的孩子比較難弄。
章晉陽也是因為父親多少是個現管的小官,算得上是個中層領導,所以他的也是有一點小小的特權,比如說可以在廠站供銷社買一點不對外供應的汽水。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