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離開長樂坡,夏侯霸送別時欲言又止,終於到車站時,夏侯霸才問:「伯仁大兄,公上可有期許之意乎?」
他的詢問,令夏侯尚陷入沉思,田信答應後到底會不會執行?
夏侯尚代表家族表態,欲徹底絞殺司馬家族,同時可能知情的魏國公卿也會一併遭到極為嚴肅的處理。
這種嚴肅處理,不僅僅是砍頭那麼簡單。
北府執政一向愛惜人力,很少執行有可能導致死亡、殘疾的刑法,各種罪行的判決以罰款、坐牢服役兩種為重。
日常最嚴重的刑罰是流放邊地,哪怕判處絞首的死囚,但凡是緩期執行的死囚,也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緩刑期間內表現良好就會改判流放偏遠、不毛之地。
哪怕是冒犯成祖的神兵失竊案,也只是把殺戮控制在百人上下……甚至江都事變時械鬥、縱火死亡的官吏、軍民、賊人都超過了三百人。
輕殺戮重人力,是北府執政的特點。
所以田信即便答應嚴懲司馬家族及魏國公卿家族,但究竟在執行的時候會不會落實?
夏侯尚看來唯有狠狠殺戮,才能警醒世人、後人,避免再次發生弘農瘟疫類似的事件。所以懲罰越酷烈,對後世的警醒意義更重。
這條底線若不能用道德、律法雙重枷鎖堵住,那今後的野心份子極有可能會利用這些知識再次作惡,使千萬人受到傷害。
夏侯尚猶豫再三,還是斷定說:「大勢已定,偶有變數。仲權隨軍時,若堵截變數,則彼輩如瓮中魚鱉。」
夏侯霸眨動眼睛,思索滅魏戰役時可能的出兵路線和主將人選,皺眉:「姜伯約後起之秀,恐難服眾。弟若隨姜伯約出兵,恐難接觸鄴城諸事。」
要狠狠地立一個榜樣,光是殺戮魏軍是沒意義的,要殺的人在鄴城。
將弘農瘟疫事件可能的參與人、知情人徹底剷除,用這些魏國權貴、公卿的累累白骨,才能有效警告後世的野心份子。
殺戮軍民是嚇不住野心份子的,唯有殺戮公卿權貴,才可令野心份子物傷其類,束手束腳,不敢打破底線。
殺戮鄴城的魏國權貴公卿,這是一;以避免野心份子散播瘟疫製造動亂……這救的就是一百,或更多的人,千萬人。
就怕戰場上發生不可預料的變動,使姜維這一路軍隊無法參與鄴城戰事,那隨姜維移動的夏侯霸也就無法發揮影響力,將魏國公卿、權貴集團徹底覆滅。
夏侯霸對姜維不怎麼了解,姜維也不是喜好宴會的人,所以很多人不了解姜維。
除非日常工作中與姜維有各種接觸,否則其他人很難清楚姜維到底是個什麼性格,能力。絕大多數人對姜維的了解,來自於其他人的轉述,自然存在各種主觀上的誤差。
總之有一點很明確,田信對姜維的重用,遠遠高於對堂兄弟的重用。
姜維的路已經鋪平,各種領軍路線都已經搭配完善,配屬給姜維,以及即將配屬給姜維的將校,都是田信打磨的極為趁手的利器。
就如已經上弦的勁弩,田信把上弦的勁弩遞給姜維,姜維要做的事情並不多,只要能協調好內部各支軍隊的矛盾、順序,那麼姜維這邊就順暢了。
可朝政、軍權是複雜的,田信這裏鋪的越順……那姜維會遭遇各種看不見的阻力。平時沒什麼,就怕軍隊渡河參戰之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