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清晨,田信一襲嶄新黑袍頭戴板冠走在前往糜城前山屯的土路上,他腳踩一雙皮靴,左腰懸漢劍,右腰掛兩顆印信,一顆是宜都郡尉兩千石銀印青綬三彩,一顆是宜都營督印,官秩比千石,銅印黑綬。
他身後跟了兩人,一個是關羽選派給他的書吏耿頜,年十九,算是劉備部曲子弟出身。耿頜佩劍而行,目光不時遠眺土路兩邊金色麥田。
另一個是田信從夷兵營……宜都營中選出的親兵,真正的親兵。叫做羅珠,因出自林邑,經田信提議,羅珠以林為姓氏,在軍書名冊中改名為林羅珠。
他穿兩襠鎧,踩一雙皮履,腰懸環首刀,肩上挑着扁擔,裝載了營中軍吏與田信互換的禮物,除幾口匕首、銅質器皿外,餘下多給的是布帛。
田信幫他們畫龍,他們給田信給一點小禮物道謝,就這麼簡單。
糜城是江陵太守糜芳所築,那時候關羽駐屯江陵,修築江陵新城,糜芳也跟着修築新城,作為江陵西北角的外圍據點。
這裏正東是荊城,北邊是臨沮,而沮水西岸有一座軍屯據點,叫做麥城,麥城夾在沮水、漳水之間。
湘水之盟前夕,孫吳欺負荊州關羽留守兵力只有一萬,背盟強行發兵索要荊州。關羽兵少不能動,劉備自益州提兵五萬前來,即將爆發決戰時,曹操進軍漢中,於是劉備退軍,將當年分批次入蜀的荊州兵留給關羽,計有兩萬。
當年隨時可能交戰,劉備以馬超鎮守臨沮,防止南陽曹軍威脅側翼。
關羽至今沒有去過益州,而馬超已經來過荊州一回。
得兩萬荊州老兵後,關羽北移到荊城,以這裏為軍事據點,把周圍曹軍驅逐一空。
前山屯的輔兵都已解散歸來,田信遠遠就見屯外荒野里男女正收割荒草,晾曬後是冬日的燃料。
一處臨近前山屯的破敗莊園只留下殘缺牆垣,裏面有果林,傳出小孩打鬧、喝罵聲音。
屯裡田氏寄居的庭院已得到修繕,外圍紮起籬笆,兩隻母雞各引一群小雞在籬笆內翻找砂石。
他來時祖父田維、小妹等四個弟妹正圍坐在一起揉搓草籽,人能吃,雞也能吃。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