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軍中試為燧長?」
夏丁卯有些驚訝:「君子年不過18,還未到服役的年紀啊。」
在秦朝,17歲就要入伍當兵,但漢朝將男子服徭役的年齡定在20歲。一來是因為戰爭並不頻繁,二來是讓男子有足夠的時間娶妻、生子,畢竟遠行服役,說不準遇上戰爭,「物故」,也就是意外去世的可能性不小。
前幾年,新帝繼位,為了貫徹孝武皇帝輪台詔書里「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的精神,大將軍霍光更是將傅籍推遲到23歲,算是很寬容的善政了。
所以任弘除非走其他門路,否則找不到參軍為吏的機會。
任弘道:「傅公與敦煌中部都尉相善,他會向其推薦我,由中部都尉徵募。」
西漢的地方郡守、都尉有自行辟除官員的權力,甚至有人直接從白身被徵辟為諸曹掾,尉史的……徵募一個小吏做燧長這種事,甚至不需要都尉出面,候官就能拍板。
「我接下來,要試為邊塞燧長數月,若傅公再度西行時我還活着,守燧不失,去西域的使團里,便有我一個名額,但若是我運氣不好死了……」
任弘笑道:「這世上,便又多了個似狄山般誇誇其談,卻能不符實,最後一事無成的教訓。」
「這便是我與傅公的約定。」
「君子已經答應下來了?」夏丁卯也服過役,擔心地說道:「雖說烽燧離得不遠,但那的辛苦,可不是懸泉置能比的啊。」
徐奉德卻道:「年輕人吃吃苦,磨礪一下本領並無不妥。」他拍了拍瘸腿:「只是別像老朽一樣,折了腿就行。」
任弘道:「徐嗇夫說得沒錯,我對此其實是求之不得的,宰相必發於州郡,將軍必起於行伍,這也是難得的歷練。」
「更何況,燧長雖然也是少吏,秩祿卻是比百石,與廚嗇夫、廄嗇夫等同,我若能當上,也算是陞官了,俸祿比斗食佐吏高了一倍呢。」
任弘指着拴在馬廄的那匹棕色母馬自嘲道:「若非如此,我壓根沒辦法養活這匹傅公所贈的馬兒。」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