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武林行》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
山腳之下,數百座大大小小的漢墓封土堆狀若丘陵一般,透透迄迄,散落在曠野荒郊之上。在這些漢墓中,埋葬着無數個漢朝守衞雁門關將士之忠骨,行人過此,無不肅然起敬憑弔英魂。
雁門關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在此置有雁門郡,抵禦匈奴。唐朝置關,名曰西烴關。由關城、瓮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牆高十米,周長約千米。牆體以石座為底,內填夯土,外包磚身,牆垣上築有垛口。
雁門關之關城,周長二里,牆高一丈八尺,石條座底:上砌城磚,門三座。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北門之上,門額嵌鑲一方石匾,書曰「雁門關」三個大字。
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頭關為內長城之「外三關」,這裏峰巒疊蟑、山崖陡峭,關牆雉諜密集,烽猴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烴口、匕樓口。大石口、石口、馬蘭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連為一體,地勢十分險要,為千古兵家征戰之地。
自建雁門關後,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雄關雁門,居「天下九塞」之首。
雁門關外,遼國先鋒大軍羅列整齊。常言道,人若上百,人山人海,人若上千,無延無邊。更何況這兩萬先鋒軍,又得是何等陣勢。若在想到這還只是先鋒,更有八萬大軍即將抵達,誰不聞風喪膽。
還得說是楊家少將,楊延昭。立於城牆之上,大將之風,威風凜凜,毫不示弱。視下方大軍如若無物,哪有半分初次率領大軍的跡象。
下面遼軍先鋒官,正是箭射老令公的契丹神射,耶律奚低。這耶律奚低,乃孟父楚國王之後,善弓馬,勇冠三軍。逢戰必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當日陳家谷,耶律奚低望袍影,箭射老令公。一時威名赫赫,聲名遠播。宋軍之中,無不懼之。
只見耶律奚低也不冒攻,派了下面的士卒上前討敵罵陣。什麼難聽說什麼,什麼氣人講什麼。城牆之上,雖楊延昭同來的一幹將士無不憤怒,意欲出關與之一戰。倒是其他守軍,似是被此將嚇破了膽,不敢吱聲。
楊延昭看在眼裡,扶了扶腰間佩劍,道:「眾將士莫要被關外遼敵所激,失了分寸。此賊射我父親,楊瑾定不饒他。不過如今草率出兵,倒不是良策。」
一旁暴脾氣的趙承煦氣呼呼道:「那我們就這麼干瞅着?」
楊延昭看着趙承煦,雖然在開封是個混世魔王。想不到戰場歷練一年,卻是個熱血的漢子。西路軍大敗,人人畏首畏尾。倒是這人,毫不懼敵,確實是員難得的虎將。對此人的評價不得不又高上幾分,略一微笑道:「不草率出兵,不代表與敵不戰。這遼軍看起來虎視眈眈,其實昨日初至,連夜趕路,此時不攻,相比定是軍中體力不濟。」而後又道:「既然對方叫陣,我等豈能不還以厚禮。契丹既想借勢,提升士氣,我們就得好好給他們滅滅火。」
趙承煦道:「楊將軍有何妙計?」
楊延昭道:「哪是什麼妙計,不過是些傷敵之策。」說罷,吩咐一番,大開關門,帶五千兵卒,來到陣前。
耶律奚低輕蔑一笑,見着宋將竟是一名年輕小將,心中不由得有幾分輕視。一旁軍中謀士道:「將軍,此人乃楊繼業之子,新任宋國駙馬楊延昭。此人少年成名,曾隨楊繼業沙場據我大遼多年,算是宋國的少年英才。」
耶律奚低一聽竟然是老令公之子,略一點頭。其實這耶律奚低昨日抵達楊門關,原本與主帥耶律斜軫商定連夜發兵,出其不備,殺入雁門關。沒想到昨日抵達,卻見城牆之上,兵馬充足,嚴陣以待。知是對方早有準備,不得不防。隨即放棄攻城之事,在此等候大軍。
這雁門關之險,阻遼多年,遼人又怎能不知其厲害。但這不攻,也不能幹看着。今日叫陣,一方面為的是滅滅宋軍的威風,漲漲遼軍氣勢。另一方面,也是探探虛實,為攻城做好準備。/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抖音書屋】《寒門貴女》《國醫》【未來小說】【星空中文】《穿成鑲邊女配的她們》《大宣武聖》《了了》【桑舞閣】《三塔遊戲》
夏至梔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