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片刻,台下已經清除一片空地,楊、呼二將也各騎寶馬良駒、披盔戴甲來到場上。
只見楊延昭一身黑甲,胯下一匹白龍馬,手持一桿亮銀槍英勇矯健、所向披靡。
再看呼延必興,也是黑甲披身,胯下一匹汗血寶馬,右手持一桿棗槊,左手握一支水磨鋼鞭,宛如猛虎下山,凶神惡煞。
隨着裁判一聲令下,兩馬疾馳而出。只見兩馬交錯直擊,呼延必興一矛刺出,借馬勢直奔楊延昭的心臟。楊延昭橫槍格擋,借勢揮槍兵柄橫掃。呼延必興立鞭阻攔,又趁機掃楊延昭握槍的手臂。楊延昭躺於馬背堪堪躲過一擊,槍又從下路掃呼延必興的馬腿,呼延必興左腿蹬鐙,馬隨心意,向左閃過一擊。交錯而過,這一系列的打鬥僅僅不足三秒之內就高一段落。
兩人錯位,再次衝殺而其,如此這般交鬥了三十餘合,之間二人的馬鞍腿部早已鮮血淋淋,就連馬肚上,染上了血跡。而兩人隨着戰時的拉長,血液的流失,體力漸漸不支。
擂台下,王猿也是緊張起來,一旁吳廣道:這棗槊是一種長矛,雖然也屬長兵器,但與長槍不同,矛長丈八,堅硬無比,攻擊力之高,可一擊破敵,非勇武之人不可用。原因在於矛過於堅硬,且過長,不易周轉,一擊不中,便漏洞百出。但這呼家的矛,卻不僅如此,既保留了槍的攻擊了,也彌補了矛的不足。
王猿道:是呼延家的鞭法吧。
吳廣道:確實如此,呼家矛可遠攻,鞭可近守,尤其是呼延贊老將軍自創的這套鞭法,不僅彌補了矛的短處,還將這塊短板變為攻擊的又一強勢。如此而來,呼家馬戰,遠近兼備,攻守可變,外加呼家將更是個個孔武有力,勢若猛獸,這套矛鞭之法,才能如此威震疆場多年。老將軍也是憑藉這一絕技,被譽為大宋第一猛將。
說罷又嘆息一聲道:而槍,出於矛,卻不同於矛。雖然犧牲了部分矛的攻擊力,卻提高了柔韌性,以及靈敏度,使槍更加變幻莫測,神話無窮,所以槍既被世人成為百兵之王,又被稱為百兵之賊。楊瑾年輕氣盛,用起槍來勢若破竹。但正因為這一點,更是註定了自己此戰很難獲勝。楊瑾如今,在槍的勢上,已經領悟頗深,奈何性格使然,在槍的詭上,卻沒有領悟。楊將軍和折夫人為其打造的這套槍法,看來楊將軍的勢不可擋他已經學會了,乃是其母的神鬼莫測還遠不夠火候。如今跟呼延必興一戰,除非另有領悟,否則已攻對攻,這矛更勝於槍,勝負怕是要旁落了。。
王猿聽罷,也是心急難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仗劍武林行》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