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梟賊》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草軍起兵的源頭,要追溯到乾符二年。
當時大唐境內蝗災「自東而西,蔽日,所過赤地」,面對遍布整個帝國北部的大蝗災,文武百官卻欺瞞天子,宣稱蝗蟲全部自己絕食,「皆抱荊棘而死」。為此,當時幾位宰相還向唐僖宗祝賀說這是上蒼有靈。
面對大規模蝗旱蔓延的局勢,有百姓向陝州觀察使崔蕘哭訴,沒想到崔蕘卻指着官署里的樹葉說:「此尚有葉,何旱之有?」然後將請求賑災的百姓痛打一頓了事。
朝堂上的袞袞諸公當然認為,蝗災旱災,又不是朝廷的責任,你們做安安餓殍在家裡老實餓死就好了,何必鬧事給朝廷添麻煩?
對本身衣食無憂的振衣盟主王仙芝而言,且不論振衣盟與唐廷的舊怨,擺在眼前的問題是,振衣盟那麼多的產業,那麼多兄弟要吃飯。蝗旱爆發,朝廷不賑災,百姓流離餓死,商路阻斷,許多振衣盟門人也因此失了生計。
一開始王仙芝也試圖施粥賑濟百姓,結果發現士族門閥囤積米糧,哄抬米價。這樣背景下,哪怕把振衣盟的產業變賣一空,能救的人也相當有限。
倒不如用資金來打造兵器甲胄,興兵鬧一個天翻地覆!至於糧食,從府庫和士族高門的塢堡里挖出來就是了。
這三年間,天災此起彼伏。有些戰士因為自己故鄉自然災害已經緩解,於是離開草軍返回故鄉,重新拿起犁鋤,收拾破碎的家園。
但更多人已徹底失去對朝廷的信任,他們寧願戰死,也要讓肉食者知道草民的憤怒。至於戰火將把更多人捲入動亂當中,他們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升斗小民已考慮不了了。
這樣的感慨,是草軍擊退王建,北上越過大別山後,眾人在經過一片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的地域時發出的。
王仙芝部因軍紀失控,在江陵導致上萬百姓的死亡。而在蘄州,有三萬以上的義軍將士和家眷戰死沙場,或被俘遭到官軍無情屠戮。
但亂世當中,比起戰爭,更多的死亡永遠來自於飢荒和瘟疫。
草軍發兵攻破了數個士族門閥的塢堡,取走金帛,將糧食分給災民,這些骨瘦如柴的男女老幼,紛紛感激地哭拜於地,表示若有來世,一定為義軍做牛做馬。
「朝廷沒錢賑災,卻有錢鎮壓我們草軍。而士族門閥的莊園里,總能扒出大量的糧食來。不解決這個問題,揭竿而起的百姓是殺不絕的。」朱溫相當冷靜地說道。
他下令對於被俘的士族,男子及年邁者全部誅殺,青年婦女沒為營妓,孩童則交給百姓處置。至於奴婢,一律釋放。
尚讓有些猶疑:「士族之間打斷骨頭連着筋,這樣做法會不會激起一些掌握要津的士族人物暴怒?」
這個邏輯完全成立,草軍能存在到現在,除了天災持續不休之外,地方的官吏對於剿賊也實在不積極,拖沓延挨,養寇自重者甚多。哪怕是泰寧軍齊克讓這樣的名帥,也因為藩鎮財政原因,無法盡全力。
此前泰山之行,朱溫邂逅齊克讓的外室阿青夫人,便以此取信了對方。草軍實在不會對齊克讓的家眷下手,不然齊克讓和草軍勢不兩立,一定會不計代價追殺草軍。
王仙芝過去考慮這個問題,俘虜士族人物,儘可能不殺,索取一些資財後便予以釋放。
因此令人感嘆的是,王部義軍誅殺比較重的,反而是與王仙芝黃巢同一階層出身的寒族富室。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忍者記事》【長城中文網】【新思路客小說網】《回到過去做財閥》《秋燥》《穿越之兩世》《寒門貴女》《泰昌大明》《好萊塢的億萬富豪》《全民星海時代》
曲墨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