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的美食,源遠流長。
作為幾代國都,四面八方的廚子匯聚長安,九州山珍海味齊聚,不僅種類繁多,還吃得講究。
主食除去湯餅、胡餅,還有南方傳來的青精飯,以「南燭」搗汁浸泡,九蒸九曝後,製成的青精飯米粒緊小、黑如瑿珠,能強筋益顏,久服變白。
還有團油飯,配料達十幾種。清風飯清暑生涼,玉井飯蒸藕相伴,更別提什麼槐葉面冷淘、櫻桃饆饠(bi
露o)。
豬羊牛馬各種牲畜,製作方式更是眼花繚亂。雖說如今京師北移,但一些個傳承卻未斷絕。
李衍前世就是個饞鬼,手藝自然不差。
如今天氣轉熱,有些吃食不適合製作,又沒有冰窖,大半扇肥豬處理起來,還是要以保存為主。
關中熏肉寒冬臘月製作最佳,現在這時候做,一個弄不好,就會生蛆發臭。
但李衍顯然有的是辦法。
豬油熬煉,一部分用於炒菜,另一部分則將大塊的五花肉油封,保存時間足夠長。
剩下的,做了把子肉和鹵肉,還有干炸丸子。
當然,一盆上好的肉臊子不可少。
滿院飄香,引得村裡土狗在門外不斷徘徊。
「滾!」
李衍笑罵道:「瞎老三進村,一個個嚇得不敢叫,都是沒出息的東西。」
話雖如此,但他還是疑惑。
村裡的這些土狗,就算是狼群來了,也照樣敢上,為何偏偏讓「瞎老三」鑽進了村子?
可惜,事已過去,也沒人曉得原因。
中午肉臊子面,晚上米粥饃饃豬油炒菜,爺倆吃了個肚飽腸滿,蹲在門檻上吹着涼風,啥憂愁都沒了。
鄉村的生活,安寧卻又枯燥。
等到夜幕降臨,除了幾家漢子還在床上折騰婆姨,剩下的百姓,便已早早熄燈睡覺。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