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路上,李衍就看出這書生不對。
他走路下盤極穩,卻又故意出點汗…
兩手始終背在身後,一來顯得身形挺拔,有氣勢,再者就是借大袖掩飾手上老繭…
談吐儒雅,卻從不多話,但每次都能在關鍵時刻掌握主動權…
臉上戴着人皮面具,
進廟時收斂全身氣息。
演的這麼像,多半是出身暗八門中,「蜂麻燕雀」四門的騙子,弄了幫傻書生當幌子。
白天人亂,估計找不到,還是晚上再來…
李衍微微搖頭,準備離開。
但就在這時,後面忽然響起個聲音,「這位兄台有禮了。」
李衍眉頭微皺,緩緩轉身。
卻見那朱辰在幾名書生簇擁下,闊步走來,微微拱手道:「看您儀態不凡,且身配兵器,定是位江湖好漢,不知是否願意協助我等,查清此事?」
他態度儒雅,笑的十分純真。
其他書生則一臉警惕不解。
這朱辰是夷陵郡有名的才子,還被鶴山書院相中,因此剛來到成都,眾人便立刻湊了上來。
儒林講究名望,少不了要互相抬舉。
就像他們之中有人到了外地,若有一兩個好友,組織宴會詩會,邀來當地士子,才叫有面子。
若去了無人搭理,豈不是顏面大失。
那些有錢的商戶官紳,也挺願意包攬此事,沾些文氣,給自己家貼金。
因此,也算是都有利的潛規則。
儒林名望,也就是這麼一點點積攢起來。
讓他們奇怪的是,這朱辰怎麼如此冒失?
明知對方是江湖中人,也不清楚底細,還敢上來相邀,不怕是歹人?
況且,人家還不一定願意呢。
但讓他們驚訝的是,李衍只是抹了抹兩撇小鬍子,便毫不猶疑點頭道:「諸葛武侯世人敬仰,敢在此地生亂,在下自然也要查個清楚。」
李衍知道,對方眼毒,也看出自己不是普通人,或許是為「琴蟲」而來,所以出言試探。
「兄台果然是義士!」
「閣下也辛苦了。」
「在下朱辰,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李柯南。」
「這名字少見,不知是否真名?」
「行走江湖,萬事莫求真…」
「說的也是,人死了,真假也就不重要。」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聽得其他人云里霧裡,不知他們在打什麼機鋒。
其實也很簡單。
見面道辛苦,必是江湖人。
李衍說對方辛苦,就是點明其身份。
而這「朱辰」雖不清楚李衍底細,但自持身手和術法,卻並不在乎,以為他是哪一方探子,想將李衍留在身邊。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