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風追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風河橫貫東西,將天風大陸南北分隔,沿岸水土肥沃,氣候宜人,所以形成了數個城市港口。
因河道蜿蜒,水流並不湍急,加之兩岸風光秀美,於是就有無數遊客每年自各地而來,在這裏遊覽。
應運而生的就是在天風河中到處可見各式大小不一的樓船,有的只能容納三五人,有的載數百人也不在話下,但無論大小,船上都有些熟悉天風河各處典故的作為嚮導。
還有不少船上有彈琴的、唱曲的,許多文人雅士呼朋喚友,結伴而游,數人包下一艘小船,自天風河上游順流而下自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一日,一艘可承載三十餘人的樓船自上游而來,船上只有十幾位客人,其中七八人是相識的,都是讀書人,一路上常常對各處景色點評一番,遇到那些前人詩中提及的所在,也都要自己做上一兩首詩,附庸下風雅。
除此之外還有一對老年夫婦,兩人在船中甚是安穩,只是攜手靜靜地看着沿途風光,偶爾低聲說幾句。
最後一人是個少年,年約二十,相貌並不太出眾,衣着也十分質樸,腰間長劍無甚光彩,每日只是站在船頭看着來往的船隻,一言不發,臉上時而顯露出淡淡的失落。
這少年正是易成,自上次回青山鎮已經快一年時間,易成來到天風河,在周邊城市奔波半年時間,拿着蘇如夢繪製的凝霜明欣二人畫像,四處詢問,沒有找到明欣,卻在一個叫湛台的小港口打聽到些消息。
有個在港口做買賣的小販告訴易成,他一月前見到過畫像上的兩人,身邊還有一個中年男子,他們自自己攤上吃過東西,因為那兩個女的實在漂亮,在這小港口絕對少見,所以他才記得。
易成心道,「這正是他要尋的三人。」
細問之下,那人也只知道那三人有一條十人的小樓船,卻不似做買賣的,應該是自己在遊覽,這樣的人在天風河附近也不少,他們自湛台向下游而去。
易成得了這個消息十分欣喜,賞了小販幾兩銀子,就乘着這條船順流而下追來。
自己所乘之船速度大於袁洪三人所乘小船,且在沿岸也少有停留,如今行了兩月,應該是追的上了,但是卻仍不見蹤跡,莫不是他們在沿途登陸,又錯過了。
易成正思量間,船家過來詢問道:「公子,船要靠岸了,補充些清水食物,那邊幾位公子要在此地遊覽一番,所以船要後日早上才開,不知公子是否也去看看。」
易成雖心中焦急,但是現在也不知是跑到了袁洪前面還是後面,所以也不急着趕路,去附近看看,順便打聽下消息也不錯,
就道:「此處是何地?」
船家答道:「此地名叫烏江台,是前朝楚國項王兵敗,自刎之地,當今皇帝在此修了"將軍冢",來此遊覽的人非常多,公子要不要也去看一看?」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