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王首輔:「這是杜子盛送與我的,題詩是他的墨寶,便是萬二郎的那首春曉,侯爺品鑒品鑒。」說著把手邊的扇子遞了過去。
楚越接在手裡打開,見上面的確是杜夫子的字,是一首五言絕句,春眠不覺曉,只看了這首一句,楚越點了點頭,首句直接點題,的確不凡,再看第二句,處處聞啼鳥,此句更妙,有了鳥鳴,更讓人有情景交融之感,再看後面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的時候,楚越亦忍不住出口贊道:「好句,好詩,好意境。」
王首輔點頭:「確是難得佳句,想我大唐自立國一來,雖文華鼎盛但於詩詞一道卻漸次沒落,百年來佳句寥寥,正因此,二十年前老夫才上書聖上,把詩賦加入舉試考項,便是想讓天下學子,莫要只攻經史文章,詩賦一道也該精進,只可惜二十年來也未見幾首佳句傳世。」
楚越道:「傳世佳句皆可遇不可求,恩師何必糾結於此。」
他這一句恩師出口便擯棄了侯爺之尊,以弟子自居了,王首輔也點頭道:「思齊此話甚是,況,也並非不見成效,便如這安樂縣的萬二郎,年紀不過十五便有此詩才,日後必大有可為。」說著見旁邊的管事似有話說,便道:「這裏也沒外人,有什麼話說便是。」
那管事這才道:「昨兒小的去山下書鋪子里購置書院所需筆墨紙張,卻見那書鋪的扇子賣的格外好,就那一會兒功夫,便賣了十幾把,小的心裏好奇,便問了掌柜,那掌柜的說近日安平縣出了一位驚才絕艷的才子,所作皆是佳句,只要扇面上寫上他的詩便極好賣,因清水鎮遠些,他聽的消息晚了,不然,必能大賺一筆。」
王首輔道:「這安平縣前頭一文不名,怎麼這一下子就出了兩位作詩的才子了。」
管事道:「並非兩位,那書鋪的掌柜說,這作詩的亦是萬家二郎。」
王首輔愣了一下:「怎麼,除了這首春曉,他還有旁的詩作嗎?快拿來我看。」
管事忙去取了兩把扇子過來,王首輔打開一把快速看了一遍不禁嘆道:「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好句,好句啊,這兩句與前兩句呼應,寫絕了春柳的姿態意境,竟絲毫不遜與那首春曉。」
楚越也拿過來看,不得不點頭:「恩師所言極是。」
王首輔卻又拿起了另外一把打開,看過之後沉默半晌把扇子遞給楚越:「此子年紀輕輕便知農人辛勞,若日後能為官實乃百姓之福。」
楚越接在手裡看過之後道:「此詩的確寫出了農人辛苦,只是學生有一事不明。」
王首輔:「何事不明?」
楚越:「這萬府雖非權貴卻也是安平縣數得着的富戶,萬二郎既是萬府二少爺,又怎有機會體會農人的辛苦,且,此詩雖好卻總有未寫盡之感,若果真是萬二郎所作,也不該只這四句。」
王首輔忙問管事:「可還有嗎?」
管事搖頭:「書鋪子掌柜的說如今只這兩首,不過,已遣人去安平縣萬府重金求詩了。」
王首輔搖頭:「荒唐,荒唐,那萬府不缺銀錢又怎會典賣自家少爺的詩作,之前這些,想是那萬老爺為子傳名吧。」語氣頗為遺憾。
管事忍不住道:「山長那萬家二郎如今正坐在前頭廳中呢,只要他進了書院,您想讓他作詩,還不簡單。」
王首輔一愣繼而笑了起來:「可不是,倒是我糊塗了,待他考入書院,我先要問問他這憫農的另外四句。」說著看向旁邊的定北侯:「思齊不必疑心,至於萬二郎有沒有如此詩才,只看接下來的第三場便知了。」
楚越:「即興成詩方為大才。」
王首輔笑了:「如此,不若這第三場的考題便由侯爺來出?」管事即刻呈了筆墨上來,定北侯也不推脫,略沉吟提筆寫了詩題,王首輔瞧了一眼,捋了捋自己的鬍子:「這題目好,書院前面那塊青石尚還空着,此次的魁首之作正好刻在上面。」
管事接了試題去了,畢竟這第二場剛散了,下面就是第三場,得趕緊把改了的試題送過去。
定北侯卻望向對面,第二場散了,那個濃眉大眼的少年也回來了,跟那小丫頭坐在一起說話,旁邊還有個柴景之。
定北侯挑了挑眉:「那是柴家的老四吧,若未記錯的話,他從未出過京,如何跟萬二郎相識?」
管事:「這個小的倒是聽書鋪掌柜提過一嘴,這扇子上的詠柳一詩便是萬家二郎去縣衙赴宴時,胡知縣考較他詩才出的題,當時,柴家少爺因去胡府探親,正好也在,想來是酒宴上認識的。」
定北侯:「本候不知柴家何時有了這麼一門親戚。」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吾有唐詩三百首》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