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唐詩三百首》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坐了一下午馬車,又吃了頓讓人消化不良的接風宴,五娘這會兒可沒心情交流什麼學問,白府管家一走,就說累了,把便宜二哥推出門,洗漱過躺下,一覺睡到了天大亮。
剛收拾停當,便宜二哥來跟五娘一起吃早飯。
早飯是個管事婆子送過來的,油鹽小花捲搭配熬的香糯的梗米粥,另幾樣時令小菜,簡單卻可口,吃過飯,那婆子親手把碗筷收拾了方下去。
五娘微有些奇怪:「這位媽媽瞧着不像灶房裡當差的。」
旁邊的豐兒低聲道:「本來也不是灶房當差的,她是二夫人跟前兒伺候的。」
五娘愣了一下:「那怎麼是她來送飯。」
冬兒道:「這還用說,肯定是因為重視咱們二少爺唄,您沒見昨兒在大門口舅老爺見着二少爺那麼歡喜嗎,二少爺要是進了祁州書院,往後說不準就能考個狀元,到時候光宗耀祖,舅老爺自然也跟着沾光,二夫人遣自己身邊的媽媽過來送飯,也是為了以後打算吧。」
冬兒的話雖說的直白,倒真有些道理,那位二夫人再得舅老爺的意,也終究是二房,名不正言不順,便為了她們娘倆以後打算,也不能得罪眼瞅着前程似錦的便宜二哥。
既然有意討好,應不止讓身邊的媽媽送飯這麼簡單,五娘推測,這頓早飯沒準都是二夫人的手筆,這麼著,才顯得更有誠意嗎。
畢竟二夫人的親生兒子,就是自己那個便宜二表哥,白承遠,好像是個連屋子都出不了的病秧子,若不早做籌謀,一旦舅老爺有個什麼閃失,那這娘倆可就慘了,討好便宜二哥,雖然不見得就能幫她們,至少有些情面,總沒壞處。
果真如此,這位二夫人可不是個簡單人物,真簡單,也不可能讓舅老爺為她撇妻舍子,跑到祁州來另立門戶了。
想到此不禁好奇道:「二哥可曾見過二表哥?」
二郎點頭:「自然是見過的,前幾年舅舅曾帶着承運去咱們府上拜過年的,後來聽說落水病了一場之後,身子越發不好,門都出不去哪還能串親戚,這一晃有三年沒見了,也不知到底病的怎樣,等考過試,再去瞧瞧他。」
提起考試,五娘不禁道:「柴少爺說,考書院的大都是各縣的童試案首,二哥可有把握嗎?」
二郎有些猶豫:「若論文章策論,是不怕的,只詩賦一項,你也知道並非二哥所長。」
五娘:「昨兒晚上我倒是偶得幾句,二哥瞧瞧可入得眼嗎?」說著把準備好的扇子遞了過去,二郎急忙接過打開,頓時眼睛一亮:「好詩,好詩,五妹妹果然大才,隨便偶得之句便是如此佳句。」
旁邊的豐兒忍不住道:「二少爺可真是,這哪是什麼隨意偶得之句,明明就是五少爺特意幫您想的。」
二郎瞪了他一眼:「你家少爺我又不傻,難道還不知道是五郎特意幫我想的不成,我這是讚歎五妹妹出口成章的好詩才呢。」
冬兒打趣:「二少爺您這一會兒五郎一會兒五妹妹的,別人聽了豈不麻煩。」
二郎:「是了,瞧我,一高興就忘了,是五郎,五郎。」拿着扇子看了幾遍,忽然想起什麼道:「五郎這詩自然好,可若考的不是這樣的題目,又當如何?」
五娘心道,這不廢話嗎,押題誰能保證一定能壓准,就是個概率問題罷了,至於如果不考這個怎麼辦,自己哪知道啊。
不過這些話說出來,二哥指不定更焦慮,這種心態很容易影響考試,想了想道:「柴少爺不是說過,這祁州書院建造之初是為了約束那些世家公子,讓他們好好讀書,別再成日里走馬章台嗎,既如此,這書院的主旨便意在勸學,這首十有八九能押上題。」
其實,就之前的經驗來看,肯定能押上,畢竟那口令不靈是不靈,一旦靈了必會應題。
得了詩,二郎心中大定,回屋看書去了,冬兒忍不住道:「您怎麼知道那祁州書院考什麼?」
五娘白了她一眼:「我又不是神仙,能掐會算,怎麼可能知道人家考什麼?」
冬兒愕然:「那您剛跟二少爺說十有八九能押上題。」
五娘:「我不這麼說,二哥豈不沒底,心裏沒底很可能發揮失常,明兒更考不好了。」
冬兒:「可是萬一沒押上題,二少爺不就考不上書院了嗎。」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欣欣向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