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我在新手村養老[天災]
  4. 第167章 第 167 章 雨幕
設定

第167章 第 167 章 雨幕

《我在新手村養老[天災]》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我一聽他這麼說,突然打了個哆嗦,腦子一跳,閃過一個有些模糊的念頭,我喃喃重複:「全國各地的跑。」

老人狐疑的看了我一眼,還是確認說:「對啊,你想祭祀在古代可是擁有很崇高的地位,相當於部族的先知,他們的屍骸怎麼會隨便的遺流出去,所以很大幾率,頭骨所在地,就是那名頭顱開孔的祭祀最後的安葬之所。」

老人說的沒錯,由於生產工具和醫療設施的落後,在部族遷徙途中會造成大量的減員,可能是疾病,瘟疫,或是糧食短缺等等原因,所以如果不是天災,古代部族是很少有主動遷徙的。

這樣看來,開孔頭骨出現在全國各地的解釋就只有一個了,並非是遷徙,而是出行。當時的祭祀懷着某種目的上路,部族會派出勇士守護,他們離開巴蜀故土,遠赴中華大地,極北,西域,中原,東海,可能會在途中死掉,也可能到達了那裡,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意圖。

從這個意圖引申出來的舉動來看,難道不是和那個隱秘的諸鬼部落很像嗎?

這種開孔文明出現的及早,從老人的推論來看,三眼崇拜很早就有了,那麼這個開孔技術的出現很可能就在三星堆時期,或者更早,同時期那時候中原地帶差不多是商王朝,至此延續千百年,夏商周,秦漢晉等等,在無數的地下陵墓或是古代遺跡中,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我腦子裡的那根線一下子通了,當真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就是如此,那種神秘詭異的三眼文化並沒有失傳,歷史也沒有斷裂,他們一直在黑暗中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執行着祭祀的使命。

我搓了把臉,如果這一切猜想都是正確的,那三四千年前那撥踏入中原大地的祭祀,就是這一切隱秘的濫觴。

老人差異的看着我,我咧嘴一笑,雖然還沒有確鑿證據,但我能說服自己真相似乎離此也不遠,多少算是解開了一個心結,真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問題就變成前後兩個方向,那些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如何實現開顱手術,為什麼會相信開孔可以溝通天人,為什麼踏足中原大地,他們找到那些隱秘的地方和溝通天人有什麼關聯?這是前。

往後則是我從我爹和二爺他們那裡繼承下來的「祖傳問題」,和我們在一些列的行動中發現的新問題。

而且我還記起一個細節,是當初我們在九龍鎮靈台里發現,前人種樹後人摘果。這些人的計劃並非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兩代甚至幾代人去執行,如果這

種模式是那些祭祀在頭顱開口後和天人溝通中的一個必要環節,那麼這種儀式就一定是可複製的,或者說有着相同的過程。

我猛地拍了一下大腿,我想我當時豐富的表情在老人眼裡一定顯得很戲精,如果倒退幾十年他可能會罵我一句傻逼。

可是我現在太興奮了已經顧不上是否失禮,我剛剛一下子想到了關鍵,如果這種過程是可複製的,那是不是說,其他的地方也會有當年的祭祀後代去「摘果」,我爹他們多次深入那些有着諸鬼部落影子的遺跡墓穴,是否代表他們也已經破譯了這層線索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爹他們的計劃又是什麼呢?我們將當年諸鬼部落的計劃比作「果」,那每一座相關的墓穴或是遺跡,便是一棵大樹,樹上有果,等着那些行事詭異的後人去摘,可是滄海桑田,有的果子已經被人摘走了,成了枯樹,比如九龍鎮靈台,有的可能還在,比如烏蒙的朝仙墓,或是秦陵地宮。

如果我是我爹,當我發現了這個秘密,那我下一步要做什麼,我問自己。

我想了想,答案永遠是摘果,無論是出於人性里的獵奇,還是想挖出曹家和當年那些人的關係,「我」下一步勢必要找到這些還活着的樹,看看當年的果到底是什麼,只有揪出問題的源頭,才能對症下藥。

這就衍生出了另外的兩個問題。

第一,我爹當年到底找到了活樹沒有,是否得到果沒有,其實我的傾向是得到了。

從我爹入朝仙墓後的舉動,和給二爺的留言上來看,都指向他在墓下發現了什麼,我猜測那就是千百年前諸鬼部落的祭祀種下的「果」。

第二,這個故事不完整,或者說線索沒有閉環。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木子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