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的暴動,阿方索自然還不知道,雖然從前世的記憶知道法國大革命就發生在七月,但是具體是哪一天阿方索並不詳細清楚。馬德里距離巴黎有600多英里,一來一回也需要26天的時間,各國在這個時代信息溝通還是有相對的滯後性。
而且阿方索認為法國大革命是必然爆發的,自己又不是路易十六能夠預籌帷幄,一個外國君主如何能夠阻止它的發生。阿方索印象里很清楚,大革命之後上台的法國君主立憲政府還是好說話的,歷史的大革命全面戰爭的爆發可是要到1792年共和派粉墨登場才開始,所以還是阿方索就暫時撇開法國大革命,主力專心的國政上。
由於在新行政和文官制度下,馬德里中央決策和對地方的控制力得到顯著的提升,最後再加上貴族免稅特權的廢除,為西班牙下一步改革的掃清了很多的路障。
一直信奉重農主義思想的財政大臣坎波.瑪內斯終於擺脫桎梏,積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
重農主義思想是弗朗斯瓦·魁奈繼承了前代經濟思想家的勞動價值理論,提出一切價值來自農業勞動,且財富總值不變。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投入種子,勞動,水,土地之後,收穫的糧食,減去之前所消耗的物品之後,剩下的就是構成國家收入的新增的財富,亦即純產品。
圍繞這個理論,重農主義學派得出一系列改革建議,比如說要降低農民身上的封建壓迫,因為農民是土地的主要生產者;主張土地單一稅,所有賦稅由地主承擔,因為地主是消費方和獲益方不是生產方;打擊貴族富商壟斷,取締工商業中各種壟斷性行會組織。卡洛斯三世時代,政府主要集中第三點進行改革,部分執行第一點,第二點則是完全推不動。
說實話,18世紀末的重農學派已經勢微弱,《國富論》一書也重拳擊向重農主義學派,它反對重視土地,認為勞動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勞動分工能夠直接提升生產效率。亞當·斯密還認為工資會伴隨着生產一起增長,駁斥了財富不會增長的理論,因為英國在1783年北美失敗後,它的貿易增長反而沒有停止過。
坎波.瑪內斯也是注意到這個問題,他也是與時俱進,認為農業生產的財富也不是一定數額,而是可以增長的,而這份增長就取決於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技術的進步和經營的方式。
就比如重農學派崇尚資本主義的大農場制,學習鄰國英國,將土地整片承包經營,形成資本主義農場。目前西班牙的傳統貴族紳士掌握一部分土地,主要他們願意去改變經營方式,而不像傳統那樣租給小佃戶,收地租和雜稅。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重生西班牙》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