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經過賈后六年的專權統治,各地天災**不斷,民不聊生。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郝度元聯合羌人、氐人等趁機反晉,北地、馮翊、雍州等地相繼被攻破,秦州、雍州等地的氐人、羌人也起兵響應,擁立氐人齊萬年為帝,同年八月進兵北上包圍了涇陽(現甘肅省平涼市),有直逼長安之勢。
消息傳到洛陽,惠帝司馬衷軟弱無力的坐在他的王位之上,呆傻傻的看着他的臣子們,一臉的茫然。
賈南風環視着眾臣,見大家都低頭不語,她清了清嗓,慢條斯理的問道:「眾位愛卿,可有願意領命出征之人?」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揣測着賈南風的意思,有人覺得此等差事不是什麼好差事,也有人等着幾位重臣先開口。
司空張華見大家都是一副觀望的狀態,便主動上前舉薦道:「陛下娘娘,老臣有一人選,可擔此任。」
「哦,快說來,是哪位愛卿?」司馬衷問道。
「新平太守周處。周處乃是吳國名將鄱陽太守周魴之子,此人忠烈果敢而又剛毅,可以為將。」
周處因其性情耿直,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尚書王衍對其很是不滿,因此上前道:「臣有異議,周處乃一粗人,不修小節,縱情肆欲,少年時曾凶強俠氣而為禍鄉里,故臣以為周處不足以堪當出征之將。臣舉薦趙王司馬倫,文教內輔、武功外御,可為征西大將軍。」
司馬衷好像聽懂了點頭稱道:「愛卿所言極是,皇后以為如何?」
賈后正待表態之時,只聽張華說道:「陛下、娘娘,請容老臣一言。趙王司馬倫為皇室宗親,卻未曾領軍打仗;而周處雖然曾少年失足,後來改過自新,在陸機和陸雲的激勵下,浪子回頭,發奮讀書併除三害,且其忠直勇敢,有大將之才,故臣也舉薦周處。另建議任命積弩將軍孟觀,率精銳部隊一萬人,當周處的先鋒,定可以消滅賊寇。」
賈南風聽後點頭笑道:「各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本宮建議,皇帝可下詔命趙王司馬倫為征西大將軍,夏侯駿為安西大將軍,任命周處當建威將軍,共同討伐齊萬年及賊人。各位卿家可有異議?」
「就按皇后說的擬詔。」司馬衷動動他那滿身肥肉的身子附和道。
此時王衍又上奏道:「陛下、娘娘,此次大軍出征,需要至少十萬石糧食,這糧食該從何處調拔?」
「司空認為可由何處調拔合適?」賈后向張華問道。
「娘娘,大軍用糧,遠處調拔
路途遙遠,恐有不妥,目前太倉存糧尚且豐足,可以就近調拔十萬石。」張華回道。
「那這負責糧草和輜重的押運官誰來承擔合適?」賈后抻着嗓子繼續問道。
「從洛陽到長安,沿途多有災民、匪寇,為保證十萬石糧食能平安到達長安,臣建議由積弩將軍孟觀帶領前鋒隊伍,擔此重任比較穩妥。」張華繼續回道。
賈后聽聞,沉思了片刻,抬頭說道:「這押運糧草,茲事體大,如有閃失,不僅糧草不能安全,還可能損失一位前鋒將軍。本宮想了想,為了不影響戰事,還是不能由孟觀將軍來承擔。」
賈后說完,眾大臣互相看了看,見並未有人提出異議,賈后問道:「琅琊王司馬景文承襲安東將軍,卻不曾為朝廷效力,此次就由琅琊王為糧草押運官,去歷練一番吧。」
眾臣面面相覷不置可否,張華想再說些什麼,但看賈后的主意已定,雖然心下疑問,卻也未多言。
由此眾臣山呼萬歲就此退朝。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三日後城門官道上,近千官兵押着糧草輜重浩浩蕩蕩的從城門走出,此番景象正是琅琊王司馬景文押運糧草輜重前往長安。
慕容迦看着魚貫而出的糧草,不放心的說道:「此行雖說不甚太遠,這十萬石糧食,加上草料和輜重,浩浩蕩蕩的一路,還需格外的小心謹慎才是,如遇危險保命要緊。」
「嗯,我會小心的。」司馬景文點頭道。
慕容迦見這押運的隊伍中,有平民裝束的人隨行,便問道:「此行你帶着庶人作何?」
司馬景文的目光也落到那幾個隨軍的庶人身上,面帶憂鬱之色道:「長安周邊各縣災害嚴重,聽說時疫甚嚴,朝廷議事卻未曾提及,故我借這次護送糧草之機,從洛陽城內幾家醫館徵得坐堂醫,以及有些名氣的走方醫,一併帶了去,這車架之中,還有幾車我私人採購的草藥。」
「放眼這滿朝文武,能夠憂國憂民的,除了張司空,怕也就只有你司馬景文了。」
「儘力而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隨後慕容迦一臉的憤然:「我接到石崇的邀請,說要在他的金谷別苑舉行雅集。北郡局勢如此,你這邊冒着風險押運糧草,他們這些人卻風雅玩樂。」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從那座韓城開始》《跳崖後全京城追悔莫及》《退隊,然後撿到問題美少女》《福晉來自末世[清穿]》《我娘四嫁》《我在古代搞文娛》【小藍書】《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滄瀾道》《慶余年:范府大宗師》
金玉滿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