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九月十五,又是朔望朝。
皇帝不聽勸,金口玉言改了常朝時間,卻沒有改變朔望朝時間。
所以,京城九品以上官,包括待安排的都需要上朝。
成基命早早起來,有多早?看天邊月亮就知道有多早了。
趕到宮門口,已經有許多官員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一邊閑聊一邊跺腳。
必須穿制服,加上擔心上朝後憋不住,不敢吃喝,在這寒氣已顯的暮秋時分,真的是扛不住。
皇帝並不會比大臣們晚多少,因為他要先進去,然後大臣們依次入內參拜。
再然後,從最後的小蝦米開始,甭管有事沒事,都要講兩句廢話。
很折磨人的。
但是,因為惦記着臣子們的荷包,朱由檢強撐着上朝。
大臣們魚貫而入,三呼萬歲後,凈鞭響起,示意大家可以說話了。
咳~
朱由檢學着大臣們發言的前奏,示意自己要講話。
雖說不合禮制,然而皇帝任性,大家只能憋着。
「昨日,輔臣施鳳來定皇陵於澹峪嶺,薛鳳翔進圖,戶部郭允厚核算,需銀四百萬。」
大多數大臣們沒什麼反應。
萬曆皇帝的定陵花了八百萬,泰昌帝花了四百萬,天啟帝同樣四百萬,很正常。
郭允厚等人驚呆了。
皇帝是懂得做官的。
官字兩張口,怎麼講怎麼有。
當然了,官員虛報價格需要打報告做說明,皇帝是張口就來。
「朕以為,朝廷財政窘困,入不敷出,四百萬實在太多,當削減為三百萬,諸卿以為如何?」朱由檢問道。
「陛下聖明。」眾臣拜服。
這皇帝不錯啊,知道錢不好賺,一下子砍掉了一百萬。
心悅誠服。
「戶部,可出多少?」朱由檢問道。
郭允厚咳了一聲,出列行禮,道:「戶部可出錢糧三十萬。」
朱由檢問道:「內庫出錢一百萬,尚缺一百七十萬,何解?」
「臣請陛下出二百萬。」吏部給事中高仲岩出列說道。
「先帝在位七年,為濟國事,累出兩千萬兩,如今內庫空虛。
世人皆以為內帑富足,須知積蓄難,花費易,已無力再出一百萬。」
看眾臣依舊不信,朱由檢叫道:「郭允厚。」
「臣在。」
朱由檢說道:「遴選精幹,會同司禮監、內承運,核查內庫賬目。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