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這天,梁父一早就起了。
換門神,貼對聯。
門神,對聯是外面小攤上買來的,一文錢,就包圓了。
梁堇也起了,她上邊穿着梁父給她在涿州買的綾子小襖,還是斜襟的,翠藍色。
下面是個桃紅色的裙兒,六扇面的。
穿裙兒,裏面就不能再穿她那肥胖的棉褲了,好在她有個薄一點的棉褲。
頭上的雙丫髻上用紅線一邊綁了一朵頭花,顏色鮮亮的很,一朵是杏紅,一朵是豆黃。
晚上的時候,南橋夜市那邊,還有遊船和花燈可以看,熱鬧的很。
瓦舍里的行首,也會打扮一新,頭上戴着花冠子,身着錦緞,手持白絹,坐在掛着燈籠的車上,遊街。
車上綴的有各色綢緞做的香囊,隨人取之。
桂姐兒在屋裡還捯飭着,梁堇出來的時候,她都往自己頭上戴了四五朵頭花了。
恨不得把她那一整匣子里的都戴到頭上去。
刁媽媽穿的比平時要好,頭上還多了一隻梅花銀簪。
梁父也換了身細布做的夾棉長袍,用過早食,見時辰差不多,就去了二房。
二房娘子讓他去的涿州,他要把那邊鋪子里的賬與她回稟一番。
刁媽媽雖然是陪房,但家裡也是要迎神的。
她把香燭早就買來了,供品比不上府里的,但也是個意思。
兩碟兒糕,一碟兒生切臘肉,一碟兒豬腳子,一碟兒炸肉丸。
豬腳子還是梁堇之前買的。
這天的午食,是要包角子吃的。
刁媽媽剁了肉餡,裏面還放了些豬油渣,想着多包些,盧媽媽平時自個住,她給她送一碗過去,也算是表了她的心意。
梁堇把剩下的臘肉,炖了半鍋油滋滋,紅艷艷的紅燒臘肉。
用炊餅夾上一兩塊,最是好吃。
炊餅其實是饅頭,沒有餡的饅頭。
刁媽媽蒸了一大鍋,個個都比拳頭大,上供的時候,也要供些饅頭。
沒有做饅頭的家裡,會供兩碗米,這是習俗。
隔壁的蔡婆子聞着飄來的香味,眼角濕了。
她躺在炕上,和個死人沒啥區別。
小紅連水都不給她喝,昨晚
扔給了她半塊餅子,今個啥都沒給。
「兒啊,給我點吃的吧。」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