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武夫》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既是明軍同僚,那就讓帶頭之人入內一見。」
朱雲飛能夠做到不殺那些投降建奴的漢人,已經仁至義盡。
如今他深入女真人腹地,若是帶着百姓趕路,不但救不了他們,反而會害人害己。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着,百姓已經夠苦了。
朱雲飛不能要求他們,像軍人一樣忠於大明朝廷。
在遼東建奴這裏為奴,雖然日子貧苦,好歹還有一條活路。
要是跟着自己走,那絕對只有死路一條。
朱雲飛雖然憎恨建奴,但他不仇恨底層的漢人百姓,他們為建奴效力,不是他們的錯。
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人總是要活下去的。
真正有錯的是如今的大明朝廷,是紫禁城內的那些黨同伐異,貪污腐敗的斯文敗類。
是那個自以為是的崇禎皇帝,朱雲飛雖然不是一個歷史專家。
但他也知道崇禎皇帝的一些評價,雖然他勤政不假,可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同樣不假。
因為猜忌,錯用佞臣、冤殺忠良、導致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流民四起,最終葬送了大明,也落得一個煤山上吊的命運。
明末固然天災不斷,但何嘗不是人禍?
就拿女真人生活的遼東來說,無論是氣候還是地理環境,遠比中原惡劣的多。
可努爾哈赤憑藉十三副鎧甲起兵,經歷父子兩代人的打拚,一步步把女真各部落統一,人口從十幾萬,穩步上升到如今的五十萬。
加上拉攏統一漠南蒙古,以及收復遼東漢人人口,如今的建奴統治下的各族人口,早已經達到三百萬。
反觀大明,自萬曆末年,到天啟皇帝,再到崇禎幾十年間,朝廷中樞的爭鬥就沒有停過。
什麼東林黨、閹黨、當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把好好的一個大明,霍霍的內憂外患。
朱雲飛是一個武夫,上輩子活了幾十年,除了年少讀書期間,他都是在槍林彈雨中度過的。
所以打仗已經成為他活着的意義,回到明末,對於他來說,無疑更是如魚得水。
「在下趙岳,見過朱將軍。」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